3首有关黄鹤楼的诗揭谜抄袭,李白抄崔

女人脸上长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tslf/200216/7785401.html

今天谈的三首诗,并非都写黄鹤楼,而是与《黄鹤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从崔颢《黄鹤楼》开始,一睹诗歌“抄袭内幕”。

从“热点”开始

说起黄鹤楼,首先不得不说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楼

唐·崔颢(年-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楼欲题诗,见崔颢的诗便即敛手,“诗仙”竟然如此谦卑!崔颢的《黄鹤楼》到底多有名?人称其为“唐人七律第一”。诗词中往往避免出现重复字词,这首诗中,黄鹤出现了三次,密集度如此之高,读来却流畅自如,妙不可言。崔颢描绘人去楼空、江水东流、白云悠悠、草木萋萋的苍茫画卷,情景交融,将岁月不再、古人如流水的遗憾和惆怅写得动人心魄。

议论的“焦点”

李白对崔颢的《黄鹤楼》绝对是真心喜爱,模仿这首诗,李白写下《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年-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黄鹤楼》中,黄鹤出现三次,分散在三句中。李白更夸张,“凤(凰)”在前两句就出现了三次。李白号称“谪仙人”,他的政治愿望就是治国平天下,然后悄然隐退,如乘鹤而去的“昔人”。崔颢抢了个先,他只能借凤凰台了却心愿。在韵脚方面,李白也是用了《黄鹤楼》的“ou”韵,“ou”韵更能显出幽眇苍茫之感,甚至最后也用“愁”字结尾。

平常人模仿,会小心翼翼抹去痕迹,李白模仿却如此大胆直白!人们诟病李白,我却佩服李白的勇敢,天下有几人能像李白这样真实做自己。敬佩《黄鹤楼》,仰望而不题诗;喜爱《黄鹤楼》,甘当铁杆粉丝,游鹦鹉洲、登凤凰台,心心念念要写出自己的《黄鹤楼》。

相比于崔颢的随性,豪放不羁的李白难得地恪守格律,颈联、颔联对仗工整。颈联寥寥几笔便写出朝代更替、繁华如烟,倾诉诗人对国家前景的忧虑、怀壮志而不为用的愤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更是妙笔生花写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雄浑壮丽。

隐藏的“大咖”

当人们指责李白抄袭崔颢诗作的时候,你是否质疑过崔颢《黄鹤楼》的原创性呢?看看沈佺期的《龙池篇》,你会有新的发现。

龙池篇

唐·沈佺期(约-约)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这首诗前四句,“龙”字出现了五次,龙飞入天,也是“去”。明人田子艺说,人知李白《凤凰台》《鹦鹉洲》出于《黄鹤楼》,不知《黄鹤楼》又出于《龙池篇》。沈佺期是继“初唐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唐高宗时高中进士,擅长写宫廷应制诗。《龙池篇》是为唐玄宗登基而作,歌颂年轻的唐玄宗登上帝位,天下归心的盛世景象。可能,崔颢在黄鹤楼远眺时,“五龙”飞腾触发了诗人的灵感,《黄鹤楼》从《龙池篇》而来,却超脱了《龙池篇》歌功颂德的金粉之气,独具苍茫寥廓的厚重之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初学写文的时候,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学习优秀的文章。读了今天这三首诗,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写文章。阅读优秀作品,记录下点滴感动,用心打磨自己的文字,相信模仿的勇气,终将汇聚为你创新的才气!

你最喜欢的仿写诗词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