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黄鹤楼 >> 黄鹤楼资源 >> 尧风鹳雀

尧风鹳雀

鹳鹊,俗名鹳雀,就是这种不起眼的水鸟,长颈瘦身,唳声凄惋,总在滔滔黄河上游荡,在蒲州古渡前徜徉。历八百年风烟,不离不弃,且依且恋,苦思苦等,无悔无怨。晨光初现时,它一声长唳,拍翅冲天。白日依山时,它悲凉东望,哀声幽咽。它在呼唤着一段被埋没的历史,在祈盼着千年神奇的再现。渺小成就伟大,这是一条亘古不废的真理。

曾记否?在唐风宋韵甲天下的盛世,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抒发情怀,可人们大多只记住了王之焕,记住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美妙的诗句,还有那座四大名楼之一的高楼,有谁曾记住了这不起眼的水鸟?翻遍隋唐宋诗卷,终于发现了畅当其人,这位中唐才子慧眼独具,他一定看见了鹳鹊,不然他怎会写出“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的诗句?依然是写楼,写楼的巍峨与鸟的藐小,如此也不易,毕竟史上有了关于它的记载,从字句看,大约这位处于中唐乱世的畅当受了自视清高,志不苟俗的性格影响,绝没有盛世诗人王之焕那样意气风发,楼也写的现实平和了许多,只是能将渺小的鸟儿作为衬托入诗,也算给后世留下了几句可考的文字依据,堪称难能可贵。

据说这神秘的鸛雀楼楼基正好在华夏分界线的中心座标上,充满天人相应之之玄妙,只要沾了它的灵气,便能预示祸福,征兆兴衰,能延福子孙,光前裕后……

也许本来还会演绎出许多据说,可惜元初一场大火,竟烧得数夜风光半天红,名楼随之灰飞烟灭,不觉间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紧接着又是黄河水淹楼基,明末地震,天塌蒲州……

伟大泯灭,辉煌消逝,只剩下烟草凄迷,残垣断壁,付与苍烟落照。只有这水鸟鸛雀,不管时代更替,不分寒来暑往,坚持在这滔滔黄河上坚守,在这蒲州古渡前徜徉……终于有一天,在水云飘渺处,高楼再次直冲云天。

虽不是八百年前的旧貌,却依旧冠盖云集,风姿绰约。

又见金盅玉盏,又见红灯绿酒,逢迎者馅颜媚笑,攀附者花枝招展……

此时此刻,鹳鹊在哪里呢?它不在楼顶盘旋,没有欢歌笑语,它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善风光显赫,不会趋炎附势,只是噙泪远眺着这期盼已久的盛世美景,自顾在荒草中衔泥垒窝,依旧在黄河的波涛上歌唱,准备厮守永远。我忽然想起了千百年来久享诗人盛赞的黄鹤。鹤立鸟群,谁敢与之比高?而当年长江岸边的又一座名楼坍塌时,它却一去千载,再未回还。不留恋那历历青川,萋萋芳草。忘记了那龟山蛇山,鹦鹉洲畔。白云千载,枉自回荡着崔灏无奈的哀叹。黄鹤楼上,只有白云悠悠,斜阳淡淡。而黄鹤却由此赢的了几多赞美,成了鸟中贵族。

楼以鹤贵,鹤今安在?

危难弃旧,背主而栖,这难道也是一种值得宏扬的美德吗?我不敢贬低黄鹤追求自由的勇敢,而只愿赞美鹳鹊忠诚信念的执着。但愿人们再不要蔑视它的渺小,甚至连它的存在也不知道。

我更想告诫人们:别盲目崇尚伟大,别任意践踏弱小。

作者简介:李国峁,笔名尧风,原籍陕西蒲城县桥陵镇,退休于大荔县住建局,热爱文学,渭南市作协会员,曾在网络平台及省区内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