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待今朝畅饮,哪怕后会无期看李白送友人

白癜风的身心健康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34907.html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年,李白旅居到湖北安陆,当时已经27岁,他在安陆住了十年之久,多数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到处游历。

这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12岁的孟浩然。李孟,二人一见如故,喝酒撸串,旅行作诗不在话下。

开元18年的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找人带信约孟浩然在今天的武汉相会,要送一送他。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和李白在黄鹤楼周边吃了顿离别饭。饭后李白亲自把他送到江边,望着他的帆船远去,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转眼十年岁月,这时候孟浩然已经隐居在自己的老家襄阳。患了一种叫,背疽的疾病。经常有好友前来探望,从黄鹤楼李白送他下扬州,到这期间的十年里,李白只再见过他一次。同时写下了另一首诗: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开元28年,另一位大名鼎鼎叫王昌龄的诗人,南游襄阳来拜访梦。当时孟浩然特别高兴,设宴款待,和王昌龄推杯换盏。这宴席上有一道菜,历来是襄阳人宴客时必备的美味佳肴及汉江中的扎头边。本来孟浩然得了背疽,最忌吃海鲜,但是当时和王昌龄喝酒喝high了,把忌口的事就给忘了,吃鱼是吃了个痛快。结果本来孟浩然的背疽就快好了,这场宴会后却又复发了,病情还恶化了。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他就病逝了。这年孟浩然52岁儿,李白40岁。孟浩然病逝的时候,李白还在南阳游玩,他完全不知道他的老朋友已经和他永别了。

王昌龄怎么也没想到,到襄阳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这一年,他42岁。带着无法疏解的悲痛继续打马上路,却没有想到,此后在巴陵意外地遇见李白,当时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们惺惺相惜,趁着月夜坐在江边的小船上,一边泛舟一边喝酒。聊着聊着聊到孟浩然的病逝,两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月光洒落在江面上,只有两个男人伤心的哭声久久回荡。李白恍然想起十余年前,在烟花三月的黄鹤楼下,他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的帆船渐行渐远。那天的暮色十分好看,辽阔的江夜和遥远的天空连在一起,江水像是在天际流动一般。王昌龄和李白分别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给他,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王昌龄这一送和当年李白送孟浩然是如此的相似。只不过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变成了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在今天,当我们翻开唐诗,会发现很多名片都是有关送别的,而且往往这些诗句都写的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比如王勃在长安送杜少府,写的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在渭城送元二写的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在睢阳送董庭兰写的是: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岑参在塞外送武判官写的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基本上判断唐朝诗人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他们之间有没有写过送别诗就知道了。送别诗写得越深情,就说明关系越到位。

在今天,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很多人把陪伴当作一个人在不在乎自己的衡量标准。那是因为今天信息和交通都很发达,陪伴有很多种方式,电话视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