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布衣诚被隐,大隐名士真浩然

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80.html

唐诗的璀璨程度当然是高攀不起,但独孤求败的仍是那些孑身自由的诗者灵魂……

李杜之外,据说学生课本中孟浩然的诗有八首之多,如果绕过他谈唐诗,真就有点“春眠不觉晓”了。何况诗圣曾点赞:“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诗仙也点了“在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哦,怎么个风流人物?性爱山水、不媚俗世、隐居飘然么?这,还远远不够。

人性永远是复杂的。孟夫子也不例外,不是都在传他也求过官么?还因为他说了句什么“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让唐玄宗听出了其幽怨急迫的意思,既然惹的龙颜不悦,那么求官之路自此火灭灰凉。

但我们都知道,孟浩然与诗佛王维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扛把子,你要是反复咏诵他的诗,就能从中感受到“借物寄情”的况味。比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乍一听似白开水,可又有说不尽、道不透的韵味和醇香在里面,“春眠”“花落”“知多少”等词使得人景和融,总能勾起我们的联想和感叹。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确,他具有超凡才德学识,结识天下朋友,拜谒公卿名流,却求仕不得、科举不中、面圣不利。罢,进不了体制、拿不到编制,咱照样“不服周”——而“被隐”从来就没有什么可以尴尬的地方——孔子的“失礼而求诸野”何尝不可?

人生一世,咱就任性一回又怎样?在山水间濯我笔、濯我眼、濯我心岂不快哉?

陶渊明不就是可效仿且可超越的前浪么?“文不为仕”既可以是无奈之举,也可以说古已有之。

再说,怀才不遇的人多了,咱又有何哀怨?只要有才,做个个山间散人也是超然和超燃的隐士名流。

学业仕途上,他与当朝老大惹了一肚子气;爱情婚姻上,他找了个对象,但由于是自由恋爱,不合礼制,从此与家人闹掰了——额,这时候的心理建设就很重要,孟浩然强大的心脏和弘毅的人格发挥了中流砥柱的效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剩下的十之一二。也罢,“一二”也代表天无绝人之路,李白同志不是说了么: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夫子与人打交道不在行,但他与景物却是相看两不厌。他的名字是否出自孟子名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个不得而知,但他的性情还真是没有辜负“浩然”二字,在“说走就走的旅行”中,他逐渐炼成了浩然之气、君子人格、独立精神。

儒家不爱咱,咱就入道家。这不是任性,也不是逃避,而是天下之大,总有容身之所,不如由压力山大的“叫板命运”直接改道为岁暮以归的“云淡风轻”,嗯哼,就这么不愉快的决定了——农夫、山泉、有点甜……

淡而有味、风韵天成、意境高远,这种淡然淡定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冷眼观世众生、迷醉独创一派——你看他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就是这么平铺直叙、清淡可人。他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也曾名震京师。

宦海套路多,还是回家喝。长安的纸醉金迷靠不上,咱就跳出名利场。孟浩然是襄阳人,他一回来,就做了鹿门山第一文青。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谁说不是一种活法,都挺好!

家中的显眼位置处,再把好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装裱挂起,时不时读一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值了!

身在自然,心脱羁绊。《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何等的静谧有致。哪像王宝强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之得宝传奇》里,“一对活宝”的王宝强和刘昊居然,分饰少林武僧与太子,而前者给后者所赠的法号是“浩然”,真是让人浩浩然云里雾中。

王维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一点没错,孟浩然52岁那年,他招待路过襄阳的好友王昌龄,却拿出了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气势——“我酒量一斤,跟你喝,两斤吧;我酒量二两,跟你喝,舍命”,最终引发背疽而亡。

可叹可惜,不知那晚,可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