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七律第一名是崔颢的《黄鹤楼》。
这个第一名不是我说的,是宋朝的严羽说的。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而这首诗之所以人气高涨,是因为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非常赞许这首诗,而且还模仿这首诗写了一首七律。
现代人又根据大数据的原理,通过古今选集的收入率,还有历代名家的点评次数等一些数据,也排出这首诗是唐诗第一。
好,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作者是崔颢。崔颢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和王昌岭、高适、孟浩然齐名。崔颢一生为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有四十二首,但他的诗名很大。就说这首《黄鹤楼》,那是一鸣惊人,在当时就爆得大名。李白后来游历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但抬头一看,已经有人题诗在上头。李白看后,感叹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对此诗是念念不忘,心里估计是既羡慕又不服气,后来,他游历到南京的凤凰台时,终于憋不住,仿照崔颢的《黄鹤楼》写了一篇《登金陵凤凰台》,诗道: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从意象的运用,到韵律的使用都仿照的是《黄鹤楼》。当然李白写什么诗都忘不了抒发一下自己的宏伟志向,以及大志不能伸展的悲情。
《凤凰台》、《黄鹤楼》,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但是还有另外一首诗,大家不是很熟悉,叫《龙池篇》,据传崔浩的《黄鹤楼》就是仿照这首诗写的。
《龙池篇》的作者叫沈佺期,是初唐著名诗人,和宋之问齐名,有“南沈北宋”之说。
沈佺期对唐诗的贡献很大,格律诗就是在他手中定型的。但他受南北朝宫廷诗影响很大,所制诗篇大都是内容空洞,形式华丽的应制宫廷诗。
这首《龙池篇》就是一首应制诗,说白了就是一篇命题作文,全诗如下: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以上就是被誉为唐诗第一的《黄鹤楼》的来龙去脉。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但他也不是作者凭空想出来的,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了各种《西游记》的戏剧小说。在这一代代流传演绎的故事里,慢慢地加入了孙悟空,观音等角色,终于在吴承恩手里成就一部伟大的作品。
就是被称为文人第一部独立创作的小说的《红楼梦》,里面也大量的有《金瓶梅》的影子。
中国文化一脉传承,相互借鉴,才有了今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