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晚8时,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票房已突破90亿元。目前,暑期档票房前三名影片分别是《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其中,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获赞“暑期必看动画巨制”,48首唐诗贯穿其中,用分钟的片长,不仅完整展现了李白的一生,也呈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
电影以高适的视角展开故事。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
往事之中还有杜甫、孟浩然、王昌龄、张旭、王维、岑参等明星诗人一一登场,展现着盛唐炙热的文化活力。
众所周知,李白不仅是“诗仙”,还是一位“社交达人”,他的性格豪迈不羁,非常喜欢结交朋友,很多诗都记录了他和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今天,书果星球儿童阅读馆就带你“梦回长安”,打开李白的朋友圈!
01
李白与杜甫:“思君若汶水”
李白和杜甫虽然相差十一岁,但两人惺惺相惜,亲如兄弟。杜甫在诗中坦率而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李白的赞赏。
他们的感情十分深厚,曾一起游览名山大川,寻访名士。短暂的聚会后,他们总要分别,但这份友谊没有变淡。路途遥远,重逢不易,他们只能将思念写进诗里,让想象中的鸿雁带去自己的问候。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02
李白与孟浩然:“吾爱孟夫子”
李白对孟浩然十分崇敬,在《赠孟浩然》一诗中,他曾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样直抒胸臆的诗句,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孟浩然的敬重之情。他夸赞孟浩然品德高尚,才华横溢,闻名天下。
阳春三月,杨柳依依。巍峨的黄鹤楼里,坐着两位对酒畅饮的诗人,一位是名满天下的孟浩然,另一位是李白,此时他还没有入仕。孟浩然即将前往广陵,李白在黄鹤楼中为他送行,两人痛饮一番后就要分别了。
江面广阔,碧空如洗,那艘载着故人的帆船越来越远,很快就消失在天空的尽头。放眼望去,只看见滚滚的江水向天边奔涌。与好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在李白心中翻滚着,他提笔写下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唐]李白《赠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03
李白与汪伦:“不及汪伦送我情”
传说汪伦想要结识李白,请他到自己的家乡做客。他很担心请不到这位大诗人,怎么办呢?
汪伦灵机一动,写信给李白,说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肆”。李白十分心动,但到了之后才发现,那里并没有信中所说的美景。汪伦只能道出实情:“桃花”是一个水潭的名字,“万家”是说一家酒肆的店主姓万。
李白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又在汪伦家里住了几天。临走时汪伦设宴为他践行,还表演了“踏歌”。李白十分感动,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赠汪伦》。这首诗也成为一段友谊的见证,流传千古。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04
李白与贺知章:“却忆泪沾巾”
贺知章对李白十分欣赏,读了他的作品后,惊呼他是从天上来的“神仙”。从此,李白就有了“谪仙人”的雅号。
在众多朋友中,贺知章可能是最特殊的一位。他和李白相差四十多岁,但两人性情相投,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
贺知章去世后,李白十分伤感,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唐]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
05
李白与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
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在认识李白之前,他还和孟浩然是好朋友。孟浩然因病去世,王昌龄伤心悲痛,没想到在这时遇见了李白,两人一见如故。
他们一起泛舟湖上,吟诗作赋,视对方为知己。分别时,王昌龄写了《巴陵送李十二》送给李白。李白也对王昌龄十分挂念,听说这位好友被贬为龙标尉后,也曾特意写诗安慰他。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06
李白与阿倍仲麻吕:“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的这位外国朋友名叫阿倍仲麻吕,他是日本遣唐使,入唐后改名为晁衡。他参加了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后与李白同朝为官,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阿倍仲麻吕在唐朝生活了三十多年,回日本时,船队遭遇风浪。后来,“阿倍仲麻吕溺亡”的消息传回唐朝,李白听后非常伤心,在《哭晁卿衡》中真切地表达了失去好友的哀伤。
不过,晁衡虽然在海上遭遇了风暴,但活了下来,后又辗转回到了长安,他和李白这对好友又能相聚了。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唐]李白《哭晁卿衡》
最后借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作为结尾:“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让我们拿起书本,穿越时间的长河品读经典。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