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共舞和古人对话
孟浩然(年—年),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因喜吟诗作赋,与李白结为挚友。
公元年,阳春三月,李白在武昌江边送孟浩然登船东去扬州,自己因有事去不了,惆怅郁闷之下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千古绝唱。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人们不禁要问,孟浩然此去扬州干什么呢?
有的说去赏花,有的说去漫游,有的还从烟花的理解为和女人有关,烟花女子嘛,是寻花问柳去了。
什么样的解释都有,李白刚好又没去,扬州那边认识孟浩然的人早已作古,当时也没人说出来,致使孟浩然去扬州干啥成了千古疑问。
通过研读,笔者认为:烟花三月,孟浩然下扬州寻花问柳不可能,从襄阳到扬州共有里,谁会不辞辛劳跋涉千里去寻花问柳呢?
说去漫游应该挨点边,去那么远的地方,再说扬州也是风景名胜,不漫游一阵也枉来。
但最主要的应该是去参加“文学沙龙”,参考曹永森撰写的“俗尚扬州(二十二)
三月三”,就会悟出来龙去脉。
俗尚扬州(二十二)
三月三
曹永森扬州档案方志
农历三月初三,又叫“上巳”日,民众在这一天要出游水滨,借以除灾祛邪,古俗称之为“祓禊”。此俗早在汉代就已形成,《续汉书?礼仪志》记载:“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自洗濯,祓除宿垢,为大洁。”到了晋代,“祓禊”之俗已经成为人们喜好的春游活动。
大众在水边“祓禊”,文人则是借此饮酒赋诗,此举称为“雅集”,又称为“修禊”。历史上,扬州曾有多次“雅集”。
从曹永森撰写的俗尚扬州(二十二)
三月三记载来看,“祓禊”早在汉代就已形成,这就相当于现在各地举办的半官方半民间活动。
大众在水边“祓禊”,文人则是借此饮酒赋诗,此举称为“雅集”。也就是说,活动中一个场景是群众在水边用初春明亮的清水洗刷一个冬季以来身上的污垢,这个叫作“祓禊”。另一个场景则是文人在一边对酒当歌吟诗作赋,这个叫作“雅集”,历史上扬州曾举办过多次“雅集”。
这个“雅集”,实际上类似于现今的“文学沙龙”。
去扬州时孟浩然已经41岁了,按照他当时在诗坛的水平和声望,应该是受邀前往,去“雅集”活动上做评委之类,然后顺便游玩,至于往返路费,有可能由主办方出资,要不孟浩然不可能自费跑去凑热闹的,毕竟孟浩然不是诗坛小白鼠辈。
襄阳到扬州那么遥远,如果说是漫游,孟浩然可以先玩杭州、上海、苏州、南京,也不可能直接下扬州。
所以,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主要是去参加扬州三月三的“文学沙龙”,一场文人墨客对酒当歌吟诗作赋的大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