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何以令李白搁笔欲捶碎黄鹤楼

颢《黄鹤楼》一诗被人奉为唐诗人七律第一,受到无数人的推崇,传说诗仙李白为之搁笔,可见必有其妙。

我不知其妙在哪里,恐崔颢也未必能说得出来,而名声甚盛,既让崔颢成为唐代著名诗人,又让黄鹤楼名气大增。其意倒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暗合,竟像是简化版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黄鹤楼》以黄鹤楼和白云,《春江花月夜》以江和月,感慨风物无改,人世易换。而两首诗的最终都归到了思乡的层面上。《春江花月夜》也被人誉为“孤篇盖全唐”,名声也大盛。

读此诗,前四句,于意念中,有一幅场景,昔人乘鹤从黄鹤楼而去,一去不返,过了一千年,黄鹤楼和天上的白云都还依旧,乘鹤的那个人不知道今在哪里。江山依旧,人世变换,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千。不由得思索再过一千年,这眼前风景都还依旧,而我又在哪里呢?想到这些,心中也不由得升起迷惘惆怅,陷入其中,不能解脱。

由前四句对人生的感慨和迷惘惆怅,既而引出后面的归欤之情。看着眼前的风景,自然地随之产生思乡之情。世事无常,千百年后,我已不在了,到时眼前的一切也与自己无关了。而现在到处游历,不断的追求,得失成败,终究会没了意义,又不能放弃,不能归去做个闲人,究竟为着什么呢?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该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说该诗以意以神胜,得其妙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