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次北固山下和崔颢黄鹤楼比较

登上黄鹤楼写诗的很多,唐诗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仙李白见了后也表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前四句轱辘体怀古,连用三个黄鹤,独特而不繁冗。颈联写景,登楼西望,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尾联则写思乡之情。将怀古、写景、抒情都写了,不愧为名作。

另一首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该诗首联叙述,诗人乘船行进在辽阔清澈的江面上,但首先展现的却是自己即将要去的“客路”。那时的官道比较狭小,而且在群山之间,肉眼应该是看不见的。这条路虽然暂时还很遥远,但心中时刻在想念着这条归乡的陆路,可见思乡之切。颔联的描述非常有气势,辽阔的水面在微风下和两岸交织在一起,风不急不躁,正好合适,非常适合行舟。颈联的残夜,是已经快天亮了,太阳从海平面升起,而江南的春天,来得比较早,岁末年关,虽然没到过年,但已经是春意盎然。诗人为了能早日回乡到家,是连夜赶路,天公非常配合。这时北归的大雁和诗人一样,趁着美好的天气,掠过头顶,赶往自己的家。大雁呀,我是否可以托你捎个信,告诉我的家人,过几天我也要到家了。

这两首诗都是思乡名作,在风格上有很多类似之处,在写景上王湾的更为开阔一些,多了不少想象的空间。两诗比较,似乎王湾的略胜一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