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长联,是楹联文化中的特殊形式。不仅要求上联主题鲜明、意义不重复,还要兼顾上下联的对仗。这就对作联者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和强大的知识积累要求,确实不是一般的文化人可为的。中国的楹联文化黄金时代在清代达到了顶峰,比如像康熙、乾隆这样的楹联皇家爱好者,或者像纪晓岚郑板桥这样的官宦文人。他们让楹联这种文学代表形式,在那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康熙三十五年,因为当时的大观楼刚建成,于是大多数文人墨客前往吟诗作赋,孙髯翁看见这些书生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的嘴脸,甚为气愤,傲然写下这一幅一百八十字的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一写,本来是发泄心中不满,却因为气势磅礴,文辞优美,写出了“天下第一长联”的美名。因此这幅对联,也是我国对联的一个高峰。如果啊,如果按字数来说,你觉得这是“第一长”,那就错了。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于是同治年间进士的刘玉山,在贵阳市南明河畔的甲秀楼上也作了长联一首:
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下联: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棘道,汉置戕河,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这副甲秀楼长联,字数不多,共字,比号称天下第一长朕的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号称天下第二长联,毕竟字数略胜一筹不是?但是还有比字甲秀楼长联更长的对联么?答案是——有!于是,成都望江楼崇丽阁长联登场了——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芯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送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殉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写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附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此联由清代的钟耘舫所作,共字,比大观楼长联多30个字,比甲秀楼长联多四个字。此联知名度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作者不是常人,钟耘舫,重庆江津人,文学家、学者。此人工诗善文擅词,尤擅撰楹联,时人誉之为"江津才子"、"长联圣手"。至于“长联圣手”到底有多长?圣手有何“圣”?我们先看看字的黄鹤楼长联再往下说——
上联:跨蹬起层楼,既言费文韦曾来,施谓吕绍先到此,楚书失考,竟莫喻仿自何朝?试梯山遥穷郢塞,觉斯处者个台隍,只有弥衡作赋,崔颢作诗,千秋宛在。迨后游踪宦迹,选胜凭临,极东连皖豫,西控荆襄,南枕长岳,北通中息,茫茫宇宙,胡往非过客遽户。悬屋角檐牙,听几番铜乌铁马,涌浦帆挂楫,玩一回雪浪云涛,出数十百丈之颠,高陵翼轸,巍巍岳岳,梁栋重新,挽倒峡狂澜,赖诸公力回气运。神仙浑是幻,又奚必肩头剑佩,丛里酒钱,岭际笛声,空中鹤影。
下联:蟠峰撑杰阁,都说辛氏炉伊始,哪指鲍明远弗传,晋史缺疑,究未闻见从谁乎?由战垒仰慕皇初,想当年许多人物,但云屈子离骚,芈熊遗泽,万古常昭。其余劫霸图王,称威俄顷,任成灭黄弦,庄严广驾,共精组练,灵筑章华,落落豪雄,终归于苍烟夕照。惟方城汉水,犹记得周葛召棠,便大别晴川,亦依然尧天舜日,偕亿兆群伦以步,登耸云霄,荡荡平平,搀抢净扫,睹丰功伟烈,贺而今曲奏平。风月话无边,赏不尽郭外柳荫,亭前枣实,洲前草色,江上梅花。
黄鹤楼长联共字,作者是清朝的潘炳烈。遗憾的是,该联现在流传不少版本,使得诸多书法家不便动笔。但是字的长联已经超出大观楼长联三位数了,是不是该登顶“长联之最”了呢?欢迎各位看官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