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诗人眼里,黄鹤楼竟然是这样的存在

黄鹤楼在大唐诗人眼中是一个神圣之地,每一位来到此处的诗人都为题诗黄鹤楼为荣,黄鹤楼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士子眼中的大雁塔。

崔颢的黄鹤楼

崔颢当年游历四方,初登黄鹤楼时,感慨万千,触景生情,兴致所至,大笔一挥,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且被称为律诗魁首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从此黄鹤楼名声大噪,许许多多的诗人纷至沓来。

李白的感叹

李白听闻后,携杜甫一起登上黄鹤楼,本想一展身手,作出一篇惊艳古今的黄鹤楼诗篇。可他看到崔颢的题诗时,感到非常吃惊,拿着笔迟迟写不出来,又放下了笔,留下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抑郁而回。几年后,李白在送别偶像孟浩然时,再次来到了黄鹤楼,他卸下了崔颢的压力,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把黄鹤楼与烟花三月的繁华联系在了一起。

李白的黄鹤楼

孟浩然在送别好友王九之时也来到了黄鹤楼,并写下了“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来表达自己对好友的思念。王昌龄也来过,表达过自己的思乡之情;王维也来过;岳飞当年的帅府就建在黄鹤楼旁边,他经常来到黄鹤楼感慨人世间;陆游来的时候,黄鹤楼已经不复存在了,他来到黄鹤楼的旧址也会感慨万千。

黄鹤楼

黄鹤楼最早建于公元年,是孙权江南水师的眺望台,以防曹操的兵马偷袭。后来国家一统,黄鹤楼失去了军用价值,变成了娱乐场所。到了唐朝,黄鹤楼变成了诗人了天堂,一波一波的诗人来此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人抒发爱国情怀,有的人表达思乡之情,有的人怀念朋友,还有的人欣赏着壮丽的河山。

黄鹤楼

黄鹤楼虽然是一座古楼,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和不同朝代文人的寄托,厚积薄发,变成了如今的文化图腾和精神寄托。黄鹤楼在历代文人的心目当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每上一层楼景色都不相同,人生也不相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