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大唐才子中,风骨凛然、意气风发的崔颢是较早登上黄鹤楼的一位,并信笔写下神韵超然、气象莽苍的《黄鹤楼》。从此,黄鹤楼因崔颢此诗而开始变成一座诗歌之楼、人文之楼,无数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无数的诗词文赋开始遍及黄鹤楼的每一寸檐壁。
据统计,从古至今,有关黄鹤楼的诗不少于一千首,可见,文人们对此楼的偏爱,更有古今遥相呼应,表露胸襟的之慨叹,这里不乏一些上乘佳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等等。
虽然黄鹤楼在古代被众多诗人夸赞,如今一说到武汉最坑的景区,人人都知道是无数文人墨客称道了千年的黄鹤楼,在最近两年的网上评比中,黄鹤楼确实荣登国内最坑景区的榜首,为何招引众人去诋毁。
黄鹤楼的建造最远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经过历代毁坏、重建、变迁,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鹤楼,远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黄鹤楼模样,从古到今黄鹤楼一直作为一种地标性建筑的存在。
如今的黄鹤楼是在年重建,至今也才30多年,并且不是在原来的旧址上修建的,原黄鹤楼的位置已被长江大桥的引桥占用,新的黄鹤楼距离长江较远,就算登楼而上,也仅仅只能看到长江的一小部分。
黄鹤楼从年重建完成开发为景区一来,门票价格从1块钱,经过10次涨价到了80块钱,而这第11次调整价格,将单人票从80元降至70元。
不过很多游客说花了70元门票钱,进来参观完黄鹤楼却有点失望。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楼虽然很漂亮也很大气,但却是80年代重建的,是钢筋混凝土盖起来的高楼,没有历史的厚重感,甚至装上了现代化电梯,并且除了这个楼以外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可看的,黄鹤楼和雷峰塔,两个最出名的有电梯的仿古建筑。
还有些游客说一个八十年代新修的景区,投资早就收回成本了!现在成了摇钱树了!其实不用买门票,在外面远远地看一看,拍拍照片就足够了,这破楼标准玩法是在武昌桥头以楼为背景照张相,然后前行五百米,到武昌桥头堡,再以楼为背景照相,同时欣赏长江两岸美景,然后进桥头堡了解长江大桥的故事,看完后花两元电梯票下楼,步行至户步巷,尝下武汉热干面即可,其它食物就不要吃了,价高质低,吃完后坐中华路到武汉关轮渡去逛汉口,巧妙的把黄鹤楼避开了还可以省70元钱。
而对于这个最坑的景区,却一直都是武汉最受欢迎的一个景点,游客们对黄鹤楼是又爱又恨啊,不来呢后悔,来了呢,更后悔,你有没有去过黄鹤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