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微博的朋友都知道,热搜板块一直是当下热门新闻导向,明星、网红、趣味类事件等是常客,但偶尔也有清流的时候。
12月10日晚,黄鹤楼“惊喜”登上微博热搜!“黄鹤楼宋清时期的样子”成为网友讨论热点,最高时排名达到第七位,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众所周知,微博热搜很难登,特别进入排名前十。没有任何经费推广的楼楼仔细查了一下前因后果,原来当天新华网官方贴了文:
黄鹤楼根据古代绘画、历史照片等文献记载,采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造技艺,按比例高精度复原了宋、清时期黄鹤楼的不同形制。复原件日前面向游客展出。(新华社)
原新闻视频:
00:08新华社日文版、美国msn网、法新社、日本共同通讯社等众多知名主流媒体同步发文,报道在日本、美国、法国等海外国家引发强烈反响。
(新华社报道)
关于宋、清代黄鹤楼模型之前有专门推文讲过,如果你错过了,没关系,颜值提升后的主楼二楼以及宋、清模型故事,我们再来看一遍!
▽
主楼二楼以前旧展厅
主楼二楼现在新展厅
上下一对比,变化太明显,
空间更广阔,模型高大上,
经灯光衬托后更具历史神秘感。
屡建屡毁,屡毁屡建,黄鹤楼历经三国,唐、宋、元、明、清,直到清光绪十年(公元年),因民房失火,大火漫延将它焚毁。二楼展厅便是黄鹤楼历史的小缩影,通过壁画和模型,再现它的千年兴衰史。
如今二楼展厅,
宋、清代“金色”黄鹤楼模型格外显眼,
围绕楼记、壁画、模型、电子屏等方面,
新布展向游客系统呈现黄鹤楼建筑文化。
▽
/楼记+壁画/
左《周瑜设宴》、右《孙权筑城》两幅大型壁画组成“黄鹤楼史话”,中部《黄鹤楼记》。
周瑜设宴:该壁画取材于元人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内容是东吴大都督周瑜设计请刘备过江议事,于黄鹤楼中设宴,企图乘机扣刘备为人质,逼迫刘备把久借不还的荆州交还给东吴。
而刘备军师诸葛亮将计就计,派大将赵云陪同赴宴护驾,并授赵云在周瑜酒醉之后脱身妙计——让赵云用周瑜当初授予诸葛亮在设祭坛、借东风时的一支护身令箭,骗过楼下东吴伏兵,护刘备脱身,最终与早在江边等候的诸葛亮乘上一叶快舟,顺利返航。该壁画为中央美术学院孙景波教授创作,湖北宜昌陶瓷厂烧制。
孙权筑城:该壁画再现了三国时期孙权率军在临江负险的江夏山(今蛇山)上筑城建楼,以瞭望江面敌情的历史场景。
壁画从上到下分为五层:第一层描写孙吴兵骑占领江夏的情景;第二层是孙权在审定修建黄鹤楼的计划;第三、四层是工匠建设黄鹤楼的场面;第五层是士兵执矛挥鞭监督工匠的劳动。整幅壁画反映了黄鹤楼最初作为重要军事设施而建的整个过程,为中央美术学院孙景波教授以历史故事为题材所创作,湖北宜昌陶瓷厂烧制。
黄鹤楼记:这篇楼记是作者阎伯理于唐永泰元年(公元年)受鄂州(今武昌)刺史穆宁之命撰写的。文中一记仙人传说,二记黄鹤楼样貌,三记穆公登楼之状。
文章开篇便提到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在城的西南角,随后写到黄鹤楼“因仙”得名的传说故事。这段传说记载于《神仙传》、《述异记》等典籍中,点明黄鹤楼是“因仙”而得名。
接着写道“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描写了黄鹤楼高标巃嵸的雄伟气势和白云缭绕、云仙雾罩的优美生态环境,是当时荆吴形胜最佳的游览胜地。
整幅壁画正下方长卷上则记录着“黄鹤楼历史概述”、“黄鹤楼古风地图”、“黄鹄矶简介”,简单明了易懂。
/模型/
宋、清两大木制模型分列厅内两角,尺寸大小、上下高度、摆放位置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非常讲究。
(宋)
(清)
经灯光投射后,视觉效果十分优秀!这图片我也就看了几十遍吧,颜值超高。
/电子屏/
宋、清模型周围搭配八块电子屏,集中展现黄鹤楼历史样貌。
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已无法确切知道清代以前古黄鹤楼的具体建筑形象。
古代绘画作品中所描绘的黄鹤楼,可以视作古人对黄鹤楼的美好想象,但不一定是当时黄鹤楼形象的真实写照。
“中华名楼”黄鹤楼“前身”是何样貌?
还需看客亲自走进现场,来自新华网的
这次安利,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