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自古就是英雄豪杰辈出之地,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也难过美酒关。
湖北是千湖之省,这里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酿造美酒佳酿的绝佳之地。
提到湖北的酒,最为出名的当属白云边,凭借一句朗朗上口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让白云边走进了千家万户,再以优秀酒质的加持,让白云边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
但湖北好酒岂止白云边一款,这里除了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而且也有深厚的酒史,为酒的酿造打下深厚根基,早在千年以前,屈原的多篇诗词中就以提到楚人好酒,由此可见,酒在湖北早已盛行多年。
在湖北诸多佳酿中,最令人惋惜的当属黄鹤楼,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如今却沦落到只有当地人才知的尴尬境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款曾经的湖北名酒。
黄鹤楼相信老一辈的酒友都不陌生,它原名“汉汾酒”,酒厂的前身是清朝时期,张之洞在武汉成立的“天成坊”,有佳酿天成,国富民强之意。
之所以被称为汉汾酒,是因为它与汾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工艺就是源自汾酒,由于品质突出,在这一阶段主要是皇室专用的酒。
后来随着清朝的覆灭,黄鹤楼流入民间,受到了平民百姓的喜爱,在年还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扬名海外。
年对于此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武汉地标性建筑黄鹤楼重建,为了脱离汾酒的影响,寻找更好的发展,汉汾酒更名为黄鹤楼酒,酒厂也随之更名为黄鹤楼酒厂,同年,在第4届全国评酒会中,黄鹤楼酒脱颖而出,与诸多名酒一起被列入中国名酒之列。
之后的黄鹤楼酒发展的顺风顺水,甚至创造出连续3年销量突破10亿的神话,这一记录是当时的一线名酒都无法突破的。
可惜盛极必衰,风头无两的黄鹤楼酒还是逃不过这一规律,上世纪末,白酒行业动荡不安,很多酒企为了跟上市场变革的步伐,纷纷开始改革,但黄鹤楼依旧止步不前,没有及时做出调整。
由于酒厂的疏忽,最终还是没能顺利度过这场风波,短短2年的时间,黄鹤楼便走向了停产,甚至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之后为了挽回颓势,黄鹤楼不得不易主,但在易主之后依旧反响平平,没有得好的发展,最终这一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好酒只能失落退场,沦为一款“失败酒”。
纵观我国酒史,与黄鹤楼一般走着走着便丢失了初心的不在少数,它们很多不乏酒中的佼佼者,但最终还是落寞收场,而此外还有一些酒,它们多年来默默努力着,只是由于不懂的变通,也常常被人忽视。
例如这款贵州的汉董大师酒(珍品10),此酒是一款酱香型白酒,依靠着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默默发酵,再经过古法曲坤沙工艺的酿造,成就了其非凡的品质。
揭盖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酱香味,喝起来更是让人惊艳,绵甜爽净,微微的酸使其风味更独特,喝完留香持久。
这样的一款好酒本该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可惜在发展的过程中疏忽了宣传,导致即便有好的口碑,也一直不温不火,最终只能沦为一款“失败酒”。
陕西的太白酒也是如此,在老一辈酒友的心中,太白酒是当之无愧的好酒,在多年前物资匮乏的年代,它以低廉的价格,扎实的品质回馈着每一位爱酒之人,因为简单的光瓶包装,还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普太”。
作为一款凤香型白酒,喝起来口感比清香型更好,又比浓香型更好入口,整体柔和淡雅,凤香风格明显,在其流行的年代,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可惜由于其他品牌的冲击,加之酒厂对酒质的坚持,最终也只能退居二线,如今知道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还认识哪些“失败酒”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编来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