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建筑史上的明珠,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黄鹤楼又称“天下第一楼”,是古典与现代融合、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小编给没时间去武汉旅游的朋友推荐下,看看黄鹤楼。

黄鹤楼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

公元年,黄鹤楼初建。

后因战火,屡建屡废,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达10次。

之前的最后一座建于年,毁于年。

现黄鹤楼年重建而成,浓墨重彩,较以往历次重建更为高大雄伟。

清代黄鹤楼

当代黄鹤楼于年建成开放,由中南建筑设计院原副总建筑师向欣然设计。

它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内心渴望。

现代黄鹤楼主楼49米,共5层,层层飞檐。

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

从远处远看黄鹤楼东面牌匾上“楚天极目”

黄鹤楼西面牌匾上书“气吞云梦”

黄鹤楼南面牌匾“南纬高拱”

黄鹤楼外观气势雄伟,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内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

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黄鹤楼的附属建筑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就是武汉名片,黄鹤楼。武汉的地标性建筑,默默地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把文化一代代沉淀下来,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