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不少自媒体人为了哗众取宠,说黄鹤楼是假古董,外地人看了失望,本地人都不愿意去。还说黄鹤楼是新建的,有钢筋水泥与电梯,地址也不在原处等等。
黄鹤楼原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一个瞭望塔,在武汉的武昌长江边,后来瞭望塔废弃变成辛氏酒楼,传说有仙人来此饮酒无钱支付酒钱就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跳舞以至酒楼生意兴隆,辛氏酒楼老板于是将酒楼改名为黄鹤楼。
黄鹤楼的出名也得益于武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厚的人文底蕴,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迎送诗。当然,在这众多的迎来送往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黄鹤楼。
一来,因为武汉水路发达,屹立于长江边的黄鹤楼本身的地理位置便极为出众;
二来,崔颢的一首,更是让此楼名满天下。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更是被后人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甚至李白曾因此诗而搁笔;
李白在游历完黄鹤楼后,曾想赋诗一首的,但因见到了这首诗,只能叹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后来李白为孟浩然送别,送别地点也是选在了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武汉为啥又叫江城呢?这同样和我们的诗仙—李白有关:晚年的李白因感于仕途不顺,便和友人前往黄鹤楼听笛,期间满怀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的李白便作诗一首。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也正是因为此诗,武汉有了“江城”的别称。
年,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占用黄鹤楼故址。年12月27日,根据武汉市革委会文化局提交的《关于重建黄鹤楼选址的意见》,中共武汉市委决定将黄鹤楼按清代同治年间楼式重建。年6月,黄鹤楼在武昌蛇山上重建正式落成;同年11月,黄鹤楼正式对外开放。
从以上历史渊源我们可以看出,黄鹤楼的迁址也是为了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这是国家大事。
现在我们回归主题,武汉本地人真不爱去黄鹤楼游玩吗?并不是本地人不愿意去,而是绝大多数武汉本地人已经去过了,有些人已经去过数次,而像我这种旅游“老油条”已经去过10多次,而另一些没有去过黄鹤楼的武汉人正在等待观望,希望有亲朋从远方来,自己当一回东道主请亲朋一起游览黄鹤楼。
还有一些人因为门票原因,在等待黄鹤楼的门票优惠政策,再游黄鹤楼。还有相当一部分武汉人本来就不喜欢旅游,去不去黄鹤楼无所谓,还有一部分武汉人认为:黄鹤楼就在家门口,我随时都可以去,她又搬不走。但外地游客就不行呀,普通的外地游客他们这辈子来一回武汉都不是很容易,坐飞机火车旅游大巴来武汉,黄鹤楼是外地游客的必游景点,交通费旅馆费餐饮费的大钱都花了,黄鹤楼门票的小钱肯定不会舍不得花?
年武汉总共接待游客万人,仅次于直辖市重庆排名全国第二,黄鹤楼在里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