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楼之黄鹤楼,崔颢妙手偶得,写下仙人

北京儿童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76.html

当我打开百度搜索,输入黄鹤楼三字的时候,排在第一的是崔颢的诗作《黄鹤楼》,第二的,才是五A景区黄鹤楼。

我想,这样的排序,也跟它们的历史地位一样。

黄鹤楼是建筑,运气好一点的,可留存千年而不倒,运气差一些,百年不到就会消声灭迹。而《黄鹤楼》却已经写入了华夏文学史里,无论多少年,只有华夏文化还在延续,《黄鹤楼》就会永远存在。

黄鹤楼,踞武汉蛇山之巅,临万里长江,气势恢宏。它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一千七百多年,历经数次大修,现在的黄鹤楼,是85年重建的。

黄鹤楼是四大名楼之首,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关于它的诗作,有近四百篇。而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崔颢的这首同名诗作《黄鹤楼》。

这一篇黄鹤楼从诞生之日起,就被人们无比推崇,历经千年,而盛名不衰,更有大家将它称为七律第一。

黄鹤楼是名楼,但是,因为有了崔颢的《黄鹤楼》,它才被刻在艺术史上,被人们永久的铭记下去。

崔颢的名气不大,在唐朝灿若星河的诗人群体里知名度属于中下,但是这一首黄鹤楼却是名垂千古,被称为七律第一,为何?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很多熟悉律诗的朋友都知道,这首诗前四句是古体诗,连用了三个黄鹤,平仄不合律,第二联也不对仗。只有下半句是严谨的律诗。

这首诗吊古怀乡,意境悠远,诗人登楼观景,有感而发,胸中诗意,有如江水奔腾,早已压抑不住,一下子脱口而出,正是一泻千里,连用三个黄鹤,没有突兀之感,更是神来之笔,让人读来酣畅淋漓,好不痛快。

这首诗前四句兴之所至,天马行空,后四句又急转直下,回归格律,严丝合缝。不古不律,半古半律,如此大的调度,却毫不生涩,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清朝大才子纪晓岚才评价说,“偶尔得之,自成绝调。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再一临摹,便成窠臼。”

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首诗是一篇神作。所以诗仙李白才会发出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出,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本就是仙物,崔颢偶然之间触及神明,写出这首不朽名篇,当真是个人之幸,唐诗之幸,文化之幸。

仙人之作,不可僭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