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傲骨失语者岳武穆的臣子恨和他梦中草原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http://m.39.net/pf/a_4603880.html

岳武穆精忠报国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他那一阙《满江红·怒发冲冠》,可谓写尽了他和北方军卒收复河山的拳拳报国心。

收复北方失地是岳飞一生的理想。在他的理想国中,大宋的疆土是包含北方失土的,大宋的子民亦是包含北方人民的,然而他这一宏愿,至死也未能如愿。

岳武穆精忠报国

岳飞汤阴人氏(今河南安阳汤阴县),出身农家,对北方故土有着更深厚的情感,也对金兵有着更深的恨。自金兵入中原时,便参军抵御金兵南下,后康王继位,飞曾上书谏言,请新皇北征,换来的却是“以越职夺官归”。

后又再次投军,屡建战功,终成大宋中兴之臣,账前更聚集了如王贵、牛皋等大批志向相一的北方将卒。然位高权重,亦难改失语者的身份。在朝堂上,屡次进言北伐,都不被采纳。

他在另一阙《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尝如此叹怀。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钱骑满效几,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其心系北方故土的爱国情怀,跃然于纸上。

无奈权臣当道,天子智昏,一心求和,置北地万千子民于不顾。更有岳飞“方指日渡河”时,乞令班师。至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其事,可悲可叹。可悲的是岳飞终死于“莫须有”之下,可叹的是曾于账前泣哭着“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的北地民众。北方的大宋子民,犹活在地狱一般,或死于金兵铁骑之下,或死于伪齐刘豫等苛政之下。

伪齐刘豫霍乱北方

伪齐刘豫,这是一个北地人民所愤恨,在史书上亦略迹斑斑的人。

建炎二年()金人南侵,刘豫杀守将,率先降金。于年,受金人册封,做了大齐皇帝,后迁都汴京,多次派兵助金人侵袭大宋。

《大金国志》中有评刘豫父子:”父子皆外示节俭,而内为淫佚”。伪齐政权中,有许多人因献女、献妻而保官,因进姐、进妹而得差遣。

执政时赋敛烦苛,民不聊生。历史上最有名的什一税便是他所为,四境内之民,无论男女老幼,无日不纳税。更有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也就是盗墓的),至“两京冢墓发掘殆尽”。

如此政权之下,北方宋人的生活可想而知,是以日夜盼望着宋军北上,救其于水火之中,可是,朝堂上的天子却一心重用秦桧,主张求和。

卖国的贼人秦桧

岳飞有言,文臣不受财,武将不惜死,则可天下安。做为表率,岳飞一直在北方沙场冲锋陷阵。而作为文臣的秦桧则一直在后方守着富贵,力主求和,更不惜为求和而陷害岳飞,自毁长城。

《宋史》中如此评价秦桧:“开门受赂,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如此爱财的一个人,怎么能当得大宋的中流砥柱?更何况,这样一个人,更有金兵奸细的嫌疑(《宋史》中,秦桧从金人处逃回大宋的时候,便存有诸多疑点)。

构陷了岳飞,秦桧大权独揽,更是数兴大狱,“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

不知亡国恨的康王

赵构,原为康王,本无缘于皇位,却因国难而登大宝,理应不忘国耻,北却金兵,却甘愿认贼作父,为金做臣。

靖康之难中,有《翁中人语》节录:“二十曰止,共津运金军金三十余万两,银一千二百余万两。二十六曰止,又津运括取及准折金五十万两,银八百万两。”

有《宋俘记》节录:“天会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既平赵宋,俘其妻孥三干余人,宗室男、妇四千余人,贵戚男、妇五千余人,诸色目三千余人,教坊三千余人,都由开封府列册津送,诸可考索。入寨后丧逸二千人,遣释二千人,仅行万四千人。北行之际,分道分期。逮至燕、云,男十存四,妇十存。”

如此国耻,却至若惘然,一心主和。在害了岳飞后,更一直在秦桧为其编织的太平盛世下,歌舞升平,安然享乐。

岳飞收复河山的梦碎了,在他的梦中,草原上北人想念故国的牧歌依旧。被虏的宋人,或死于去北方的路上,或死于草原的牧羊曲声中,却再难回到南边的故国。

近来,这位民族英雄再次被提及,却是因其称号或将被斥夺。只是,或许史书所载的岳飞本人的事迹都不存在,但那遥远时代里,北境人民所经历的靖康之难,却一直都如一道疤痕一般,印在历史的卷轴中。而岳飞两个字所代表的中华傲骨,所承载的北方民众的希望,却任谁也无法抹除。

PS: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