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相声社与笑有关的十年厦门大学

说到相声,

你可能会联想起一切与幽默有关的形容词。

毕竟相声嘛,

画风应该是...这样的!

6月7日、6月8日19:30,

这个欢脱的群体,

将在建南大会堂

中文有戏演出季·相声专场

给你带来更多欢乐

这是博乐登上建南舞台的第九年,

也是相声社的第十年。

博乐十年,

有欢笑有泪水,

有坚持有感动。

在相声开场之前,

小夏先给你说一段十年的故事。

“稳坐军中帐,等候翼德张!”

有些闷热的自钦楼三楼走廊,李佳燚和邓灏璇正在排练《黄鹤楼》。

“条件有点‘简单’是不是?”相声社成员李昊笑着说。

一条走廊,一排椅子,这里常常是相声社同学们的“据点”。

直击排练现场

年“中文有戏演出季”相声专场

“单弦流雅韵,快板奋精神。学逗相声巧,因缘啼笑真。”博乐相声社让厦大人笑了十年,而博乐十年的故事,要从年的夏天说起。

第一次

博乐相声社的起点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九月还很热,我和当时的搭档穿着很厚的演出服纳新。”赵伟回忆起社团初创时的情景,“那一次,我们只招到了6个人。”

赵伟(左)和搭档吴梦

作为相声社的第一任社长,赵伟与创始成员们一起创造了“博乐”的许多“第一次”。

赵伟记得博乐相声社的第一场演出,仅来了大约二十个观众。但是他们并没有气馁,从那之后,博乐开始坚持每三周举行一次专场演出。

从观众稀少到座无虚席,博乐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年,我们办了创社以来最大的一次‘封箱’演出,”赵伟回忆,“漳州校区的小报告厅可以容纳四五百人,当时台下坐得很满。”

也正是在年,在李晓红老师的帮助下,赵伟把相声第一次带进了“中文有戏”。

年博乐相声社封箱演出

相声社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赵伟回想起创办之初最大的难题就是人手不足:“最困难的时候,我一场演出一个人说了三个节目。”

但赵伟从未想过放弃。他用“热爱”概括创办的初衷和坚持的理由,纳新、申请教室、争取演出机会……他乐此不疲地为相声社的发展“铺路”。

他坦言,自己从来没想到相声能在南方生根发芽。相声社能够传承十年,对他而言也是很大的惊喜。

博乐女将

沈小宛是博乐第一位女社长。

年贾玲、白凯南登上春晚的舞台演出相声《大话捧逗》对她的影响很大。“原来女生也可以说相声!”于是她在开学之后就加入了相声社。

沈小宛在舞台上

对于社长这个头衔,沈小宛并不是很在意,她把社长称为“全能杂务工”。“在我们相声社演员是最大的,社长平时就是申请教室,申请展位,做海报,拿大褂,为大家服务。”

沈小宛在任期间博乐相声社从漳州校区搬回了本部,这给社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一部分同学去了翔安校区,演员不足;另一方面,本部有限的教室和海报展位都为行政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她尽心尽责地做好了所有工作,带领社团实现了平稳过渡。

“在漳州校区的时候,加入博乐还有一个很正式的面试,但是面试内容很搞笑,面试的人说一段绕口令就通过了,”沈小宛笑着说“哪有这样的面试啊。”

博乐女将

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女生加入到博乐相声社当中,为相声舞台增添一抹亮色。

“毕不了业”的情怀

来自厦大医学院的张崇德是博乐翔安分社的创始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夫”。

张崇德张“大夫”

创办之初的相声社成员多来自天津和北京。天津人张崇德在同乡群里被评价为“太适合说相声了”,于是在年的那个暑假,还没有来到厦门的张崇德就已经成为了相声社的一员。

年,大二的张崇德是第一批搬入翔安校区的学生。初到翔安校区时,那里还没有任何社团。张崇德就是在此时萌生创办翔安分社的想法。

“这个小社团能弄起来,看起来就办个专场就完了,其实真自己上手才知道,事情非常繁琐的。”张崇德感慨道,“台上的节目和台下的宣传,说着容易,但是我们社团当初就那么十个人。人少了总有想不到的地方,只能维持个大面。”

张崇德(左)和搭档于良荣

张崇德始终记得分社的第一场演出,开始时台下仅有一位观众。“我们当时和她商量,如果她愿意看,我们就给她一个人演。观众说‘来都来了就听听吧’我们就演上了。”令成员们感到欣慰的是,在演出开始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观众。

毕业并没有成为张崇德相声生涯的终点。年毕业至今,张崇德每年仍然回厦大参与“中文有戏”的专场演出。

“这个事都不用考虑的,有空肯定回。”他说。

原创鬼才

现在已经在四川大学读研的孙令风回忆起博乐发展时感慨颇多。年前后,社团青黄不接,演员很少,甚至有一次他和于良荣、甘家奇三个人相互搭档撑起了一个专场,后来大家笑称他们为“风甘于”。

孙令风本风

作为一名“创作型”演员,孙令风写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厦大爱情故事》、《我要做学霸》、《相声与爱情》等。

“创作就是许多梗、许多包袱碰撞在一起的过程。相声作品的主线很重要,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我会去琢磨,让它们相互产生关系,框架搭建好之后再填充包袱就容易多了。”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福建省首届高校相声大赛当中,博乐相声社成员郑晨昊和朱俊卿凭借《相声与爱情》这一节目获得“最佳创作奖”,对此孙令风很欣慰:“自己写的节目得到了认可,很高兴毕业以后还能为社团做出贡献,看着新人的成长我也很开心。”

孙令风说话略带口吃,这本是相声演员的忌讳,然而令人称奇的是每当他上台演出的时候说话却总是很流畅。“演出的节目有既定的节奏,说话也就利索了起来。而且我本身性格里面有表演的欲望,演出的时候进入状态也就好很多。”

相声社“老实人”

“还是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小伙伴来和我们一起玩嘛。”博乐的前任社长冯重霖说。

冯重霖(左)与搭档闫震

在他加入社团的时候,演员队伍、演出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了,如何能将相声社推广出去、吸引更多喜欢相声的同学进来是他非常关心的事情。

“大三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参加学校的活动,在各个场合为社团‘打广告’,让很多同学对相声和相声社有了了解,那一年纳到的新人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他看来,“坚持”是博乐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不管是台前的演员还是幕后的工作人员,都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幕后的工作人员也付出了很多,之前高涵学姐帮社里做海报,马昱辰学长一直为演出录像,现在做海报的教练(邓灏璇),跑手续的泽为,他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

《红花绿叶》从左至右:胡天麒、冯重霖、李昊翔、闫震

“合作”也是冯重霖十分注重的方面,他曾与京剧协会、茶学社等社团联合举办活动。如今,他积极筹划、成立福建省高校相声联盟,以期为高校相声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逗相声巧,因缘啼笑真。

博天下之雅,逗四海之乐。

今晚七点,建南等你。

厦门大学

采访:黄文斌

图片:博乐相声社

责任编辑:黄文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