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生活红楼梦香菱学诗文本之虚实间

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0464668.html

虽然再也没有像那个时刻般深情吟诗,但始终不能忘记那个夏天的云雨,清晨的露珠,以及那刺破雾霭的第一缕朝阳。伴随着微风,回荡着彼此的问候和欢笑。不知远方的你还好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诗,把稍纵即逝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即,言志:言说心事。

黛玉说,诗不过就是“起承转合”而已,中间的“承”和“转”是两副对子,“虚对实、实对虚”,然后平仄相应就可以了。虚实这个话题很好玩,好比阴阳调和。在我们的感觉里,好像总觉得应该是“实对实、虚对虚”。比如说,“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渡头”和“墟里”很显然都是实的,实和实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为何黛玉会讲“实对虚、虚对实”呢?

其实,所谓的“实对虚、虚对实”,不见得是讲词性相对,更是意趣的相对。如果一首诗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实的,那就很可怕,因为它没有任何意韵。但如果一首诗里又完全是虚的,落不到实处,那这种教训、说理,也很可怕。所以,在我的理解中,一首诗应该是虚实相对的,保留真实和现实,同时也有属于想象和升华的部分,这也就是林黛玉给香菱讲的规则。

说完了基本之后,老师就该告诉学生一些规则之外的、可以灵活掌握的东西。就好比林黛玉说,如果得了奇句,意趣真了,那么平仄、虚实就可以通融,不那么讲究了。

意趣是什么?意就是意义,趣就是趣味。比如说,宋太祖写的“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读这两句诗,大家有没有感受到一种帝王气象?月亮没有出来的时候,天下都是暗的;我一出来,天下都亮了。这样的气象,还需要讲平仄、虚实吗?

崔颢《黄鹤楼》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大家仔细想一想,这两句不仅没有对仗,平仄也不对,可尽管平仄虚实都没有打到点子上,都不影响它是一首公认的好诗。规则是有突破的可能的,但不是随随便便写一首诗就能说写的是格律诗。现在很多人都不懂什么叫格律诗,不了解规则就号称自己在写格律诗,渴望获得“突破”,那是做不到的。

香菱说:我有我喜欢的诗。比如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看就明白,行不行?林黛玉说:这不行,你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旦入了这个路子,一辈子也学不出来。

陆游先写了“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他觉得好好睡一觉比按摩还舒服,然后接下来就写了“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想到哪里写哪里,背后没有东西,不给人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无意无趣。所以林黛玉说,这样的诗不行,读上去就像门口贴的对联。比如“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暴发户”的心态一览无余,没意思。未留以空白,缺少意境,没有想象的空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眼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意境):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存馀堂诗话》明·朱承爵)

下期预告:《红楼梦》浅探“诗心”代表林黛玉-水晶心肝玻璃人

附注

(一)以上图选自《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国画

(二)《红楼梦》林黛玉·诗存中篇

七、《题宝玉续庄子文后》

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文。

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

八、《哭花阴诗》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闱。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九、《题帕三绝句》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十、《灯谜诗》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云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十一《咏蟹诗》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