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大江南北祖国东西,说到吃,有名的招牌小店要数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具体到某一个主食,几乎每个小餐馆都有的,恐怕就是蛋炒饭和扬州炒饭了。
而扬州炒饭的价格往往比蛋炒饭贵那么一块两块的,名字里又带扬州二字,看起来似乎是个地方特色食物,为啥却如此有名,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呢?
1
搜索一下扬州炒饭的由来,会看到许多传说故事。
比如有说隋炀帝喜欢吃碎金饭(蛋炒饭),有次巡游到扬州,就把这食谱给带到了扬州,当地人又结合本地特色改进,变成了什锦蛋炒饭。
又有说扬州古运河上谋营生的渔民,因为在船上没法生大火做饭,所以只能带做好的米饭上船,隔天饿了想吃的时候,就把隔夜米饭放进小锅里,配上鸡蛋和虾米什么的简单翻炒一下,这就形成了扬州炒饭的雏形。
还有说是乾隆微服私访之时到扬州地界,那天走了很久,饭点儿已过很久却没有找到地方吃饭,正碰上前面一家清贫人家,也就饥不择食,就这家吧。农户家里还有些剩饭,又捡了两个鸡蛋,加些散碎配料,炒了一碗饭。乾隆不知道是因为平时山珍海味吃多了,还是因为那天实在太饿了,这一碗炒饭吃的是非常满意,于是问侍从这是什么饭。侍从随口答这是扬州炒饭,并把来龙去脉这么一讲,乾隆不禁感叹扬州百姓生活的节俭,而且厨艺高超。于是后来这事传扬开来,扬州炒饭也名声大振。
2
而一般这样的带上皇帝的传说故事,往往都是没法判断真假的,有点拉上皇帝来“带盐”的感觉,而且传说中的碎金饭或者加鸡蛋炒一炒,还是蛋炒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分。
看到比较靠谱的有记载的,应该还是清代的一任扬州知府,伊秉绶。
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清代书法家,汀州府人士(今福建省宁化县)。
根据自号“馋人”的“华人谈吃第一人”唐鲁孙的饮食笔记记载,伊秉绶喜爱研究美食,任扬州知府时带着一位相识多年的麦厨子,在扬州时研究出了伊府面(方便面的前身)和扬州炒饭。“炒饭所用的米必用洋籼,也就是西贡暹罗米,取其松散而少黏性,油不要多,饭要炒的透。除了鸡蛋葱花之外,要加上小河虾,选纽扣般大小者为度,过大则肉老而挡口了。另外,金华火腿切细末同炒,这是真正的扬州炒饭。”
唐鲁孙出身贵胄,自幼出入宫廷,对老北京传统、风俗、掌故及宫廷秘闻了如指掌;年轻时只身出外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又熟谙各地民俗风情。著有《中国吃》一书,这套书是作者晚年的忆旧之作,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既可以使人增广见闻,又可以补正史与民俗学之阙。
3
知府这么爱吃,士绅官商自然无不追捧,饭馆酒楼也纷纷效仿,扬州炒饭也就在当地成为了一种流行。
伊秉绶后来在扬州离休,回到福建宁化老家,自然也把扬州炒饭带到了宁化,并传播至广东等周边省份。在福建,客家人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成,客家人族裔过亿,遍布世界五大洲,随着客家人远征,扬州炒饭也被带到了世界各地。
而在这过程中,各个地方扬州炒饭的配料自然也是就地取材,不断发生变化。如有些地方由小虾仁变成大虾仁切段,金华火腿切细末改成叉烧丁。到了海外,玉米粒,青豆,火腿肠等也被加入菜谱。
4
年,中国烹饪协会编纂《中国名菜谱》,扬州炒饭被列为中国名菜。
年,扬州市烹饪协会发布了扬州炒饭行业标准。
年,联合国为庆祝当年主题“国际稻米年”,推出“环球种米饭食谱”,扬州炒饭位居中国5种入选食品之首。
年10月,扬州市质量监督局发布新的扬州炒饭地方标准。要求炒饭在形态上要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和谐;口感上要咸鲜、软硬适度,香、润、爽口;气味上要具有炒饭特有的香味。
在这份新标中,规定了正宗扬州炒饭要以特等籼米饭、鲜鸡蛋为主料,以水发海参、熟地方鸡腿肉、中国火腿肉、水发干贝、上浆湖虾仁、水发花菇、净鲜笋和青豌豆为配料,加适量调料,按特定的熟炒操作规程炒作而成的饭菜合一的炒饭。除了规定用料,新标准连制作步骤也有了详细说明。这个标准不可谓不高。
而引人争议的是,地方标准有一定的强制性,那岂不是不按照这样高标准来的,都不能称为扬州炒饭了?有专家表示,改善工艺、提升口感、增加营养,无可非议,但是,行政规定来强制实行炒饭标准,难免不妥。
而参考之前的河南烩面和兰州拉面等出台地方标准的食物来看,基本形同虚设,外地的餐馆根本不会理会,而扬州本地,也是大酒店有扬州炒饭专属授牌需求和摘牌顾虑,其余小店难以执行。
5
扬州炒饭起源于淮扬菜系,淮扬菜系与鲁,川,粤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菜系。
淮扬菜系口味清鲜平和,原料鲜活,刀工精细,注重本味,火工讲究,富于变化。淮扬菜系结合淮扬一带园林与人文,构成了淮扬烹饪文化的鼎立三足,可谓是格调高雅。
难能可贵的是,淮扬菜系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猎奇逐珍的过程。后来在清末有见识的官吏和文人雅士的倡导下,整改厨风,回归本源。名菜多用当地产的普通原料,没有居高临下的气派,也不平淡无味,且选料、刀工、调味等都精工细作、讲求韵味,最终奠定了淮扬菜系的基础。
相较于扬州炒饭地方标准八大配料的自抬身价,更能暖人肠胃抚慰人心的恐怕还是乡野小馆中随处可见的“扬州什锦蛋炒饭”吧,虽然材料简单普通,但若有细致的刀工,老到的火候,最重要是一颗认真的心,这样的一碗饭,不正是传扬到世界各地的那一碗扬州炒饭嘛。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