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用情最真挚的5首,千古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代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的王朝。

唐诗至李杜、宋词至东坡,光芒万丈,璀璨夺目,后世难出其右。

品读千古诗歌,感悟墨韵书香,领略人性之美。

《唐诗三百首》中用情至深的5首,千古意境,妙不可言!

用情至深的5首唐诗·其一

《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长安城有三秦之地护卫,我的眼睛却不能穿透浓雾望见五津。

与你作别我满心伤感,之所以这么不舍,是因为你我同是在官场中浮沉的人。

四海之内能得一知己,我知足了!

哪怕未来我们相隔天涯,也会像近邻一样亲密的。

行了行了,就送到这吧!

我们不要像多情的男女那样,在分手的岔路口潸然泪下、徘徊不前。

彼时王勃身居长安,要送友人去四川做官,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全诗大气恢弘,没有一个字言“悲”,看似坦坦荡荡,却能让人读着读着悲从中来……

用情至深的5首唐诗·其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我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每次一到过节,就会特别想家、特别思念亲人。

想必我的那四个弟弟,现在一定在爬山踏青吧。

他们的头上一定正插着茱萸祛病祈福,真可惜,独独少我一个。

这是王维17岁时写的诗,他们家一共有兄弟5人,他是长兄,当时他一人在外打拼事业、求取功名。

佳节已至,帝都到处都是阖家团圆、热闹繁华,他一人独处茫茫人海中,就越发觉得孤独、越发挂念亲人了。

用情至深的5首唐诗·其三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回望东边家乡的方向,只觉得长路漫漫。

两只袖子都已经被眼泪湿透了,思乡的泪水还是止不住。

在马背上与你相遇,没有纸笔可以写信让你捎去报平安。

就请你帮我传句话到家中吧,告诉他们我一切都好,不要挂念。

天宝八年,岑参被从长安都城派往西域任职,这首诗写在他就任的途中。

他此时的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想要建功立业、升官加爵,一方面又对妻儿一往情深、肝肠寸断。

用情至深的5首唐诗·其四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与我挥手作别。

在这繁花锦簇的阳春三月里,他要去扬州远游。

我看着长江上,友人乘坐的孤帆渐行渐远,一点一点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

帆船已经看不见了,惟有一线长江,向着天边奔涌而去。

李白居住在湖北安陆一带时,结识了比他年长十二岁的孟浩然,当时李白刚出蜀名气还未大盛,此时的孟浩然已经名满天下了。

这次的别离并不伤情,首先是“烟花三月”正是好时节,其次是“下扬州”富裕繁华地带,与其说是不舍不如说是向往。

用情至深的5首唐诗·其五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今夜鄜州的月亮一定很圆吧?可惜妻子你只能一个人在家中欣赏了。

我牵挂着小儿女们啊,但他们年岁还小,还不懂你思念我的心酸。

已是深秋了,雾气会不会打湿你的头发?月光清冷,你是否觉得双臂寒凉?

你我什么时候才能团圆呀,一起倚靠着窗纱,一起把这眼泪擦干。

安史之乱时,杜甫被叛军押回长安,妻儿均在鄜州避难。

身陷乱军,有家不能回,遥想妻子肯定担惊受怕,孩儿们又都还年幼,不免越想越忧心忡忡了……

(文章编写:国学史记;文献依据:《唐诗三百首》、《唐宋诗醇》、《古唐诗和解》;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