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的送别场面,著名好友李白孟浩然的

李从悠 http://nb.ifeng.com/a/20190701/7506223_0.shtml

开元十四年冬,在扬州散尽万金且大病新愈的李白,顺着长江乘船准备回归蜀中,这次回家李白其实是心有不甘的,自己的仕途之路尚未打开,外面尚有那么多的世界没有去看就这样败光钱财灰溜溜的回到四川有点太没面子了,但之前的那些社会哥们的嘴脸又让李白很是无语,于是就在江船走走停停中不断摇摆不定,不时还走个神跑到沿途的名胜去转一圈,所以这此路程其实也是走得比较漫长,走到安陆的时候,李白突然想去见识一下书中所写的云梦泽,于是就在安陆停驻下来,赏玩风景,风景看着看着就不想走了,于是就在安陆暂居了。

在安陆定居后,李白先是认识了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孟浩然,孟浩然这个人也和李白一样,才华横溢,年轻时也曾和李白一样仗剑游历,希望能够有机会出仕为官,只是蹉跎近二十年依然还没有找到门路,在这一点上两个人应该时又很多共同话题的,之前咱们说过唐朝的科举难度奇高,天才都很难通过的,孟浩然当然也算是天才,但他的才情都在田园诗话,名山大川上了,所以虽然他参加了科举但成绩不理想,所以也是走的找人推荐这条路,十几年的交游广阔虽然没有打开他的仕途之门,但也在文艺圈创下了响当当的名号,基本上属于顶级流量了,相同的人生经历,让李白对孟浩然一见如故,而孟浩然也很喜欢这个小他十二岁的小友,两人把酒畅谈意犹未尽,李白和孟浩然相聚了十余日之后才依依惜别,和孟浩然的畅谈应该是让李白对人生之路有所思,他也开始了在安陆的隐居生涯。

但是年李白已经27岁了,在当时,27岁的男子应该是孩子满地跑的年纪了,但李白还未成家,这让孟浩然有些放不下,正好,前朝宰相许师之孙女也是25岁迟迟未嫁,于是在孟浩然的牵线之下,李白入赘安陆许家,定居于安陆。

通过这件事我们就明白了,李白和孟浩然关系匪浅,不仅是酒友诗友,还是类似于家人一样的感情了,所以第二年,也就是开元十六年初春,孟浩然接受朋友的邀请赶赴广陵去与朋友见面,李白知道后出游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汉前往送行,在江夏,李白和孟浩然又聚首数日,之后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李白送孟浩然坐船南下广陵,船走了,但李白仍旧不舍得在岸边送别,由此有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朋友老孟从黄鹤楼出发去广陵见朋友,这个时节正是早春三月,春光烂漫的季节,到扬州正好;我在岸边遥望老友的船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在远方的水天相接处,故人远去,船已消失,只剩下滚滚长江不停地向东流淌。

其实李白的这首诗过于夸张了,当时的江夏也算是繁华的港口,即便再萧条也不至于孤帆远影,但李白这样写,其实主要的还是抒发对这位老友的不舍之情,在李白眼中,目无余子,其他的人和船都不存在,只有可爱的孟夫子才是眼中的唯一焦点,所以,当老孟的船消失在远方的时候,江面的其他船只都在李白眼中虚化了,只留下不尽长江将自己的一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