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3日讯(记者向洁通讯员陈欣)极目楚天舒,志当存高远。12日傍晚,黄鹤楼的吉祥钟连敲9响。由武汉市育才小学、黄鹤楼公园、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黄鹤楼第九届中华少年礼暨武汉市育才小学届毕业典礼在黄鹤楼西广场奏响序章。
孩子们在黄鹤楼下表演节目。记者彭年摄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活动伊始,武汉市育才小学名毕业生举着骄阳队、凌风队、摘星队等班级特色队旗,在“天下第一楼”的见证下,雄赳赳、气昂昂地经过“岳飞亭”“白云阁”,边走边吟诵《满江红》《黄鹤楼》,声浪响彻蛇山,气势虹贯江河。
孩子们一起吟诵《少年中国说》。记者彭年摄
金色的余晖下,该校届毕业生代表以及校合唱团团员深情献唱《小小的纸船》。据悉,《小小的纸船》由该校一线教师余茜、万浩联合创作,寄予育才小学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希望他们好比一只只小小的纸船,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踔厉奋发、劈波斩浪,驶向幸福生活的美好明天。
青衿之志,且待芳华。在孩子们的翘首期盼中,14个毕业班的班主任身着中国传统文化服饰款款走向舞台中央,他们手中捧着一摞厚厚的信封,信封里是孩子们写给30岁的自己的一封信,承载着新时代少年的万千梦想。它们将被寄存在黄鹤楼的“梦想邮筒”里,待18年后少年归来,与曾经的梦想击掌。
14个毕业班的班主任手中捧着一摞厚厚的信封,信封里是孩子们写给30岁的自己的一封信。记者彭年摄
该校六(1)班学生刘若萌说,五年级时,她喜欢上读《水浒传》,被鲁智深的粗中有细、武松的豪放不羁深深吸引,就此感受到作家对人物塑造、情节刻画的重要意义。后来,她又被鲁迅先生质朴犀利的文笔所打动,有了更多的写作动力,坚持天天写“小练笔”。她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写一个农村儿童的成长故事。希望当她30岁时,这本小说已经顺利完篇。
女生王梓煜说,幼时的她很爱幻想,想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发明创造各种神奇的事物,如:隐形电梯、飘移车、记忆草等。其实,内心的声音就是希望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希望30岁的“我”掌握了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让梦想成真。
“我们将用心保管,待到你30岁而立之年再来黄鹤楼时,交予你手上。同学们,也许圆梦的道路艰辛,但黄鹤楼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大家的梦想,为大家加油鼓劲!”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副主任熊菁代表黄鹤楼公园向孩子们郑重承诺。她表示,从年起,每年毕业季,黄鹤楼公园都会邀请一所小学来到这里举办黄鹤楼少年礼及毕业典礼。这不仅是一场少年礼暨毕业典礼,更是一场生动的主题教育。
现场气氛热烈。记者彭年摄
看着孩子们从稚嫩儿童成长为青葱少年,作为育才“大家长”的晏莉校长感慨万千。她说,这6年,大家共同见证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璀璨荣光,我们感受着大国的骨气、发展的脉动和时代的荣光。“少年各自有山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我们和你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希望同学们传承文化的接力棒,在今后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努力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典礼上,育才小学校长晏莉、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校长王京良、武汉市第六中学校长朱伟霖以及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靖国平教授分别代表童年、少年、青年、建设者等人生成长的4个重要阶段,为毕业生们送上成长之路上的美好祝愿。
毕业生穿越“育才树人·惟楚有才”之门,完成从儿童到少年的跨越。记者彭年摄
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们的掌声中,余名毕业生依次穿越“育才树人·惟楚有才”之门,完成从儿童到少年的跨越,以坚实的步伐,向各自的梦想进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