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诗仙李白,从古至今他最不缺的就是粉丝了,只要是他诗页飘过的地方,总会有人沉醉于他的字里行间。让人痴迷的不只是他诗中时而幽美,时而壮丽的意象,更是他骨子里散发出的仙气与傲气。
作为诗坛上的巨星,李白的诗还带火了他不少的好朋友,其中最典型的一首便是《赠汪伦》,如果不是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恐怕早就被人们忘干净了,可见汪伦这个踏歌送行的行为,就相当于是在诗坛和史册上充了vip啊。
除了《赠汪伦》,李白还给其他的好朋友写过诗,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便是给孟浩然写的《赠孟浩然》,当然了,孟浩然不需要李白捧,人家本来就有实力让后世记住。
赠孟浩然(唐·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我们都知道,李白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加上这一首《赠孟浩然》,可见他们的感情不一般,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他们二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追求都很相似,二人结实之后,经常饮酒唱和,一同遨游山川,成为彼此的知音,他们的友谊堪称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在这首诗当中,作者开篇就表白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说“我爱你”,可见诗仙的真性情,其实,这里的“爱”,更多的是敬重,他敬重孟浩然的庄重和潇洒,他文采斐然、品格高尚、风流倜傥天下闻名。
而颔联“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在现在人们的认知当中,“红颜”一般都与女子相关,于是很多人不解李白这里的“红颜”究竟是何意?他和孟浩然不是好兄弟吗?为何要用“红颜”?
其实,“红颜”还有一种解释,便是指正值年少时期的人,这样便能说得通了,他说孟浩然少年时不爱功名,抛弃车马与冠冕,到了白发苍苍时,又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纷杂。“红颜”对“白首”,“轩冕”对“松云”,其意无穷。
颈联说“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中圣”指“中圣人”,曹魏时的徐邈爱酒,他说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作者在此处说孟浩然常常在明月之夜饮酒,他醉得是那么的高雅非凡。他心胸豁达,不侍奉君王,却迷恋花草。
尾联“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更是将孟浩然捧到了一定的高度,作者将孟的品格喻为高山,这座高山是那么的巍峨,因此他发出“安可仰”的感叹,意为怎能仰望他?只能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这种崇拜仰慕是更深层次的,发自灵魂的。
李白之所以这么喜欢孟浩然并且这么捧他,不仅是因为他们二人的经历与意志相同,还因为李白是一个高度自信的人。知音之所以是知音,是因为从对方的眼眸中能看到自己的灵魂,李白正是从孟浩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爱自己,所以爱屋及乌,也喜爱他的好朋友,才会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更加喜爱并珍惜孟浩然。
人生中如若能得此知音一二,那必是幸运的,与知音在一起,就像与自己的灵魂在对话一样,自由充实,无所拘束。愿你也能在高山流水间遇这样的知音,天涯一曲共悠扬,此音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