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姜夔,一首冷门曲调翠楼吟,因传唱

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http://m.39.net/news/a_5291513.html

南宋偏安局定以后,首都临安拥有湖山之美,声色歌舞,保持了一个相当时期的升平气象。这时除了一部分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士,借着长短句来写他们的壮烈抱负外,一般文人仍然特别重视柳永、周邦彦一派的音乐性和艺术性,想在这一方面做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成就不够大,但也不容一笔抹杀。在这一派里面,最富于创造性的杰出作家,自然要推姜夔。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今江西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宋代名臣范成大称赞他“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杨万里认为他“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于是为忘年友”;朱熹“既爱其文,又爱其深于礼乐”;辛弃疾“深服其长短句”;“杨万里的好基友萧德藻说“四十年作诗,始得此友”……当时四海以内的俊杰,就算身居高位,面对穷困潦倒的姜白石,也愿折节相交,并激赏有加。姜白石能荣获如此多的青眼,主要归功于他的文学、音乐和书法造诣。除了不擅长科举应试,此人堪称全才。

姜夔多才多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乐曲,同时拿出自己身为音乐家的素养,利用多首自制曲、自度曲,重新赋予词体乐律之美。比如他亲自作曲填词的《翠楼吟·淳熙丙午冬》,因为词和曲都很美,所以传唱度很高而成为经典。

《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姜夔〔宋代〕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淳熙十三年丙午()秋,其时姜夔正住在汉阳府汉川县的姐姐家。入冬以后,武昌黄鹤山上建起了一座安远楼。作者为参加落成典礼,曾携友人刘去非前往一游,并自度此曲记述了这件事。十年过后,朋友在汉阳江边听到歌女咏唱此曲,昔日情景,如在目前,于是便道出了该词的本事。姜夔得知这一消息,深受感动,于是,便为此曲补写了词序。

上阕写边境祥和,以及安远楼落成的盛典。“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这几句是写边城月光清冷,宋金两国安然相处,恰逢朝廷赐酺聚饮天下,举国欢庆。“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宴会上演奏着新改编的胡曲,营帐里传出将帅们的歌声。

“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写安远楼高高耸立,红栏曲折,飞檐叠翠。歌女们如花似玉,夜晚的寒风吹来一阵阵脂粉的香气。词人开篇就营造出一片和平安详、华美壮丽、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然而联系词人的身世际遇和下阕感慨,再揣摩作者内心,却并非有欣逢盛世之感,而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陈廷焯说:“此词应有所刺”(《白雨斋词话》)。

下阕化用古诗抒发“天涯情味”。安远楼建于蛇山黄鹤矶上。黄鹤矶头,是传说仙人子安乘鹤离去的地方,也是产生唐人崔颢《黄鹤楼》诗篇、令后人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地方。词中即化用古代传说和前人诗篇,以虚实相间的笔触抒写自己依人作客、旅食他乡、事业无成的个人感慨。“此地”四句,笔意恍惚,“拥素云黄鹤”的“词仙”,既与传说相应,又喻指能共同“游戏”的志同道合者。但词仙“宜有”现实中却没有,所以,词人虽逢盛事而心仍寂寞。于是有“玉梯凝望”之举。

“玉梯”两句,意在言外。“梯”,以局部指代全体,这里即指安远楼。“玉”字带有道家神仙意味,与“玉殿”、“玉霄”、“玉洞”中的“玉”字同意,巧妙地同仙人黄鹤之说相应。词人凭楼眺远,唯见“芳草萋萋”,“芳草萋萋”是明用崔颢《黄鹤楼》诗颈联的“芳草萋萋鹦鹉洲”一句,言外之意却在崔诗尾联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极尽含蓄吞吐之妙。由于有思乡之叹,自然会引发出对当前处境的视观和感慨。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三句,是回顾多年来漂泊江湖,只能凭借饮酒赏花来消磨岁月,来排解依人篱下的忧愁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语含无限辛酸和凄凉。

歇拍三句,词意稍为振起,词人神思飞越,超脱现实,隐括王勃《滕王阁》诗意,描绘出遐想中的晚晴景色,在清新美好的景色中寄寓了对未来的国事和个人事业的某种期待。词序中所说的“度曲见志”的“志”,或许只能于此中细加体味了。

总之,这首词虽为庆贺安远楼落成而作,力图在“安远”二字上做出一篇喜庆的“文章”;但自觉不自觉地打入作者身世飘零之感,流露出表面承平而实趋衰飒的时代气氛。这就使词的意味显得特别深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