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纪念著名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平日里忙,很少看朋友圈。有时碎片时间,翻到哪里就是哪里,那天,偶然的,从我一个著名舞蹈家好友的朋友圈里看见她在悼念陈妈妈。我下意识的反应是:陈爱莲,但想到不可能啊,前几天我刚好把去年的舞蹈风暴片段找来看时,看到她灵动婀娜地跳舞,虽然她是以八十高龄在舞台上跳高难度的舞蹈,但因为她是陈爱莲,我丝毫不感到惊讶,有的只是叹赏。

仔细读来,果真是她,因两个月前检查出胃癌晚期,治疗无效去世。因为热爱舞蹈,尊重陈爱莲,感到哀恸和惋惜。也许她只是换了一个舞台,在天堂舞蹈。而她的灵魂,引领和照耀世间热爱舞蹈的人们。

因为从小喜欢舞蹈,很早就知道陈爱莲。小时候喜欢的舞蹈家是杨丽萍和沈培艺,她们身上有我喜欢的唯美和神韵。但陈爱莲,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对舞蹈的没有年龄界限的少女般的单纯和炽热。而她演绎的《春江花月夜》、《鱼美人》、《红楼梦》、《牡丹亭》,都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诗歌、音乐、民间传说和古典名著。如果用肢体语言配合服装、音乐、编排、环境,将我国浩瀚五千年的历史、传奇,明珠点缀其间的传诵千年的诗歌、脍炙人口的如清明上河图般描叙古代生活或如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的古典名著小说搬上舞台,浓缩在剧目中表达出来,是一种新的形式也是一种文化历史的传承。陈爱莲应该是其中的开创者之一和孜孜不倦的推动者。她的少女心跨越了年龄、身体和时代,不仅要创作,她要表达,对舞蹈和美的热爱是她的灵魂。我喜欢这种纯粹的热爱和心态,而且,她做到了。

陈爱莲年出生于上海,家境殷实,在花园洋房居住,在教会学校上学。十岁时,双亲因病逝世,她和妹妹成了孤儿,进了上海一心孤儿院。因为长相清秀,身材苗条,爱好文艺,在孤儿院里她就经常表演舞蹈。新中国成立,她被中央戏剧学校附属舞蹈团选中,开启了她一生对舞蹈的征程。陈爱莲是有先天禀赋的,从小优沃的环境养成了她对美的敏感和追求。后来的双亲逝世,成为孤儿,又逢社会动荡,无亲友照顾,从云端跌倒谷底,培养了她坚韧独立顽强的性格。但这种性格的底层包裹着柔软美好,对真善美向往和化身的心。舞蹈是她的精神寄托和对美的向往的注脚。

少年陈爱莲

舞蹈,是需要严苛的训练的。我想,双亲去世后成为孤儿的岁月,陈爱莲像奥黛丽·赫本在二战期间一样,对芭蕾的热爱抵御了一切对战争的恐惧,对未知的迷惑,那是生命的意义。为了练好基本功,在睡觉时,她把脚扳成“朝天蹬”——双腿劈叉,一字马贴墙,其中一只脚的脚跟靠墙,脚尖越过头顶。那时的学生,没有手表和闹钟,爱莲就请一位老师每天一早叫她练功。爱莲用一根绳子拴在脚上,另一头扔到窗外,老师一拽绳子,她就醒了,起来练功。这就是“闻鸡起舞”吧。无论任何时候,她都要比同伴们多练。年,北京舞蹈学校(也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成立,陈爱莲是首批学生,而且是明星学员。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学校将《鱼美人》作为国庆献礼舞剧上演。担任总编导的前苏联舞蹈专家古雪夫慧眼识珠选中爱莲作为主角。后来,陈爱莲在所有的舞剧中都担纲主角,从20岁到80岁。

为了演绎好鱼美人,爱莲常跑到公园去观摩鱼的姿态,边看边忘情地摆动双臂,她的专注只有她和懂她的人懂,外人看来,这人怎么不正常。此外,爱莲还借来大量古代仕女图册,仔细观察画中人的神态、线条、韵味,揣摩鱼美人怎样走路、回眸、凝视。在编导和女主角陈爱莲的全心投入下,《鱼美人》首演成功,成为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的第一部作品。年,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蛇舞》、《弓舞》、《草笠舞》全部获得金质奖章。

陈爱莲表演的独舞《春江花月夜》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我喜欢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原为琵琶曲《夕阳箫鼓》,后来拓展为钢琴曲、古筝曲、五重奏、交响曲,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集大成唯美篇章。它有十段,分别为:一、夕阳箫鼓;二、花蕊散回风;三、关山临却月;四、临水斜阳;五、枫荻秋声;六、巫峡千寻;七、萧声红树里;八、临江晚眺;九、渔舟唱晚;十、夕阳影里一归舟。各分段标题为: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小时听《春江花月夜》,让我心旷神怡、情思千回百转。结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诗,小时候的我画过画,写过散文,写过仙侠玄幻小说里有春江花月夜场景的片段。当知道陈爱莲用身体、舞蹈把我最爱的诗和音乐之一演绎出来时,有的是叹赏和喜爱。附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文革期间,爱莲痛失丈夫,自己也下放劳动改造,但她没有中断一天的舞蹈和训练。文革后,她的身体也遭受疾病的重大折磨,但她克服过来,并成功出演了大型舞剧《文成公主》。之后,又主演了舞剧《红楼梦》,跳了林黛玉。而她又邂逅了爱情,遇到了全心全意支持她舞蹈事业的丈夫。

年,爱莲组建了艺术团。年,她创办了爱莲舞蹈艺术学校。而她的初衷是不能让中国古典舞处于消失的边缘,要让中国文化和古典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我对陈爱莲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是她对舞蹈视若生命的热爱和知行合一的坚持。就像当年她在跳鱼美人,公园里观摩鱼的动作而摆手旋转时她在六十、七十、甚至八十的高龄还热爱与眷恋着舞台,让自己的生命和爱在自己的道场体现。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行业内外,社会各种评价,她用儒家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和道家超离出世的精神屏蔽过滤了外界的伤害、误解和世俗评论,留下的是纯粹、支持和受益而最终成为一个传奇。比她身体更为强大的是她的内心,对自己舞蹈表演事业的热爱,已经活成了一种精神。

她是开放、包容的,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她后期和晚年的表演作品甚至更炉火纯青。她在练功和表演上,一直谦卑地做一个学生并与时俱进。以前,看到她七十多岁的视频,如女孩般下腰搬腿,劈叉旋转,我开心地笑了,真的喜欢她得不得了。而当在舞蹈风暴上看到她表演繁漪,以青春的姿态,饱满的热情,与小自己六十来岁的男舞伴表演双人舞时,我有的不仅是喜欢,而是感动和震撼了。

记得一次和来自台湾的正yu在上岛咖啡聊天时,他说我有千年的灵魂,我当时不置可否。而当我看到陈爱莲老师的舞蹈和她对舞蹈事业的推动贡献时,我知道她有千年的灵魂。而今,她的灵魂已羽化成天使,为上帝献舞,并微笑着把精神播洒人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