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邀请李白题诗,李白却连连摆手拒绝,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www.yunweituan.com/m/

唐朝时期,有一天,李白正望着眼前的美景,感叹道:“好景,好景。”这时,旁边一个中年男子突然拿出笔墨说道:“先生乃诗坛奇才,请为本楼留一些诗文吧!”没想到李白听罢,却连忙摆了摆手道:“不可,万万不可!”

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李白登临的这座楼说起,这座楼,正是颇负盛名的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因为黄鹤楼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所以经常会有各大名人在楼上题写诗文,留下自己的得意之作,然而,偏偏有个例外,这个人就是李白。

原来,这一天,李白来到了黄鹤楼,只见他撩起长衫,来到顶楼,看着眼前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不由得心潮澎湃,诗兴大发。然而,就在他正要准备大显身手时,一个转身,却让他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来,就在他转身以后,突然发现墙上中间的匾额上镌刻着崔颢写的《黄鹤楼》,李白顿时来了兴致,快步上前,仔细阅读起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写的太好了,李白看完,不禁啧啧称赞起来,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浓浓的乡愁,又写出了人世间的苍茫感,他注意良久,觉得自己肯定写不出这种感觉来。

他一边读着这首诗,一边想着:“看来我的确有些目空一切了,这世间肯定还有更多精妙的诗歌是自己未曾拜读的吧!”感叹之余,李白想要写诗的冲动就收敛了很多。

然而此刻,管理黄鹤楼的中年男子却已经备好笔墨纸砚,他静静地恭候在李白旁边,谁都知道李白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现在李白在此,看来黄鹤楼又要有一首好诗了。

“先生,请,”此时,中年男子已经润好笔,亲手捧着,就等李白接过笔开始题诗了,然而,李白却出乎意料的摆了摆手手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眼见李白不愿题诗,中年男子还是不想放弃,有如此盛名的大诗人来到黄鹤楼,不留下自己的墨宝,那真是太可惜了,于是,中年男子再次盛情相邀道:“先生乃当世诗坛奇才,还请为此楼留下一些诗文吧。”

然而李白听罢,却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我虽是诗人,但绝非圣人,黄鹤楼已经有如此精绝的崔诗,我若再写,也不会高明多少了,说不定还会献丑。”说罢,李白便哈哈大笑着离开了黄鹤楼。

中年男子见状,知道这次机会是没办法把握住了,只得苦笑一声,目送李白离开。

然而,李白虽然人已离开,但崔颢的那首诗,却时刻萦绕在他脑海里,他觉得崔颢的构思很巧妙,于是决定套用崔颢的构思,也来写一首诗,随后,他便写了一首《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可是,李白读了这首诗后,觉得并不满意,既没有崔颢诗那样的押韵,也没有崔颢诗那样有深度,于是,反复思考后,他又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一写完,李白反复读了几遍,然后才说道:“这首就感觉比刚才那首好一些了。”此时,一旁的小书童不禁迷惑的问道:“先生,方才在黄鹤楼,人家让你题诗,你没有答应人家,为何现在又开始题诗了呢?”

李白听罢,微微一笑,看着眼前滚滚的江水奔腾而去,他缓缓说道:“崔诗已然无懈可击,我若在仓促之间写一首诗,是很难超越它的。”

李白见小书童听的认真,继续说道:“现在,我离开了黄鹤楼,能够好好品味崔诗的精妙了,此时,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我这是在学作诗。我绝不会把我认为不好的诗歌随便送人去求取虚名,那不是我。”小书童听罢,这才恍然大悟。

再后来,李白又仿照崔颢的诗写了很多首诗,但他都感觉不太满意,直到后来他写了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才让李白感觉和崔颢的诗比起来,差不了多少了,看来,李白不在黄鹤楼上题诗,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