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晴川阁得易于唐朝诗人崔颢的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据查,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是诗人当时登临黄鹤楼,观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相传唐朝大诗人后来也登临于黄鹤楼,诗兴大发也想题诗一首,见了崔颢的是认为难有超越便没留诗。被后人称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如此也奠定了后来晴川阁的名字。
晴川阁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在汉水与长江之间,与武昌的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主要由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悠悠长江水,万里唯一楼,自有它特殊的魅力,不知道当你站在栏杆处对这滚滚长江水是否会唱出那“三国”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叹历史的奇炫魅力,感叹那岁月的流逝。事实上晴川阁的来历是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的皇帝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倡议兴建的,又以唐朝大诗人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之意命名。
晴川阁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以其两江之间而又临水的地理环境、别致一格的造型以及历代以来文人士子的追捧,使在历史的沉浮中经久不衰,在之后的年代中虽多有损毁却依旧流传至今。古时大江大河堤坝建筑材料一般,遇有洪涝灾害损失惨重,有禹王坐镇上安天心,下顺民意也是利国利民之举。“堵不如疏”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水,也适用于天下滔滔大势。种种原因构成今日这般的晴川。
这座城关便来自于著名的三国时期,为吴国所建,目的便是为了抵御魏国的进攻。那样的一个时期是绚丽多姿的,各种杰出的人物在哪一个舞台上绽放着自己的光彩,流传的传说至今为人所乐道。但那也是个不幸的时代,政治腐烂,上下皆坏,民不聊生;诸侯争霸,野心家,世家皆为利益而战,流血漂橹,以致疫病横生;天灾人祸齐来力,汉室十室有九空,连年的战乱虽然最后终结,却也导致汉室底蕴尽失,后来五胡乱华,祸害无穷。或许这是一个轮回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代代的王朝更替史,一次次的毁灭与新生。我很庆幸,我所生活的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或许它仍有瑕疵,但它在不断改进。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有自己的温暖小屋,都能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有足够的平台展现自己的能力,美好的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们就是看故事的人,期待留下属于我们的故事。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们就是看故事的人,期待留下属于我们的故事。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