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更新得越来越少的孤独君。
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已,千古知音最难觅。我们的生活中酒肉朋友一堆,可真正的知心好友却少之又少,以至于遇到些什么事无处诉说,只能独自找个角落咽回肚子里去。
诗仙李白,曾在湖北生活了十年,写下了许多与武汉有关的诗歌。在寓居湖北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个大才子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开元十八年,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扬州,便约孟浩然在武汉的黄鹤楼相会,几天后,亲自送他到江边,目送他乘船远去,送别时,望着挚友远去的背景,李白伤感地写下了今天要说的这首千古名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下面来解释下。
题目中的黄鹤楼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我国的名胜古迹,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所以称之为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的黄鹤楼是年修葺的。“之”是去和到的意思。题目很直白地记述了写这首诗的背景,就是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去广陵践行之时。
开头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写得颇有意境,李白不说故人西辞的是李太白而是借用了黄鹤楼,一下子就把气势提了上去,更是把黄鹤楼作为一个地理标志,写明了孟浩然将就此离开武汉。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对于我这种把这首诗已经读过很多遍的人来说其实早已没啥感慨了,但是回想起来初读这句诗时,烟花三月的扬州正是能勾起我无限遐想的地方,也暗含了李白对朋友的祝福。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先插个题外话,以前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常常关照我们那个“唯”要用口字旁的,现在回想起来总是觉得学古诗应当重在意,而不是咬文嚼字,也许当初李白也只是随笔一写呢,我们这些后来学的人却真把一个字做个文章,岂不显得滑稽可笑?
言归正传,最后的两句诗李白一反平日里的豪放飘逸,反而通过意象表达出了内心的孤独惆怅,“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无一不是唯一的存在。帆影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只能见到滚滚的长江水在天边奔流。刚祝福完老友就说自己会孤单,由此更显示出朋友间的情深义重。
其实写下这首诗时,李白和孟浩然两人未必已经分开,但李白嘛,大家都懂的,一喝酒他的想象力就会爆棚,也许只是看见江上的一帆孤舟就能想象到友人已经离去的场景,于是生出无限感慨来,当然事实如何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现如今的社会中,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假象:朋友很好结交,关心我们的人无处不在。实际上呢,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社交越来越少,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电脑或者手机,真遇上些什么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当然我们结交朋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帮助,但若是只有些虚拟的人聊聊天,连勾肩搭背,牵手的感觉都忘记了,那一生岂不就在孤单中度过了?
最后,愿更多的人能走出房间,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来之不易的友情、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