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品读冯柏乔黄鹤楼忆故人之东渡日本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依旧去年秋色里伤心怕看水东流

黄鹤楼忆故人之东渡日本

文/冯柏乔

汉阳树下忆同游,

黄鹤楼头数白鸥。

依旧去年秋色里,

伤心怕看水东流。

(年)

??诗人简介??

冯柏乔博士(Dr.fungpakkiu):金科伟业(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当代著名儒商,北师大客座教授,中华两岸四地化交流总会会长,香港国际投资总商会名誉会长,南粤诗社终身名誉社长。年荣获“中国自主品牌行业领军人物”称号,年获得“孔子儒商奖”,年获得“全球杰出华人奖”。他秉承“承载健康环保使命,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的理念,倡导“丰财富德,利己惠人,”“以有德的文化打造有财的企业”,带领金科伟业健康、稳步发展。冯先生不但是著名大企业家,还是一位热爱文学,造诣颇深的书法家、作家和诗人。

朱积赏析

直追唐诗——读冯柏乔诗《黄鹤楼忆故人之东渡日本》

屈指数来,有幸与冯柏乔先生相识竟已几十年。关于他的故事、为人,听过不少,也亲眼见过一些。就事业而言,属成功人士;就生活而言,儒雅遵礼;就爱好而言,追求高境界——佛学、哲学、书道、诗学,样样可观。故而,当茂名的诗人们盛赞他的诗写的好时,我是抚掌称快的。

周末,原来在电白一中工作时的同事,发了冯柏乔先生写的几首诗给我看,一番浏览后,脑海无端冒出一句话来:“直追唐诗”。

自古以来,写登高忆故的诗不计其数。已经写了千百遍的题材,还能怎么写?想不到的是,柏乔先生的这首“忆故”诗,竟能在千百佳作中别出心裁,写出一番气象,实属难得。

象众多好诗一样,柏乔先生的诗,字面浅白,并无难解之处,一诗读完,诗人想表达的意思,已是了然而胸,于此不再赘言。

意思明白,却不可轻轻放过。读诗最忌浅尝辄止。特别是遇到好诗,要领略其中微妙之处,还须用心细细品读,方能体味到佳处。这样,才不枉费诗人的一番用心。

我们且安下心来,读读诗的全文:

汉阳树下忆同游,黄鹤楼头数白鸥。依旧去年秋色里,伤心怕看水东流。

诗一照面就脱口而出,忆写当年一齐游黄鹤楼的情景。可见,当年的“同游”对于诗人非同寻常,刻骨铭心。这句写完,第二句怎么承接才能出彩?对一般人而言是一个难题,极容易就写的流俗。试想,那天的“同游”,应该游了不少地方,见到不少人、事、物,选哪一样来写?写人好?写事好?写物好?还是写细节好?这些都要考量。这句写好了,才能值得“忆”。下面的“怕看”也才有着落。如此一番细究,不难发现,这一句实是关系全诗的要紧之处,非下千钧之力写好不可。因为,这里写得成功,下面的“怕看”就越强烈,全诗也越感人,而臻于完美。

诗人,毕竟是一位修养与游历超常之才俊,写出了一个“同游”的细节:“黄鹤楼头数白鸥”。此句一出,光芒四射,直追唐诗。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诗贵独特。不管什么题材,必须写出有别于他人的“只此一句”,才能称之为好诗。就我读过的写黄鹤楼的诗而言,还没有哪首诗写到“数白鸥”这个意象。无疑,“数白鸥”是独此一家。

其二,“数白鸥”,是一个典型的“恋人”动作。它充满爱意与浪漫。不是深爱的“恋人”,到了黄鹤楼,怎么会“数白鸥”?而且时过境迁、故地重游时,还能脱口说出来呢?这其中的温馨浪漫,活泼娇嗔,一个“数白鸥”人物形象跃然而出,活脱脱地勾画出了当时的忘情、幸福与快乐。一段难以忘怀的依恋之情,只此一句表现的淋漓酣畅,动人心弦。

这一句,诗人不但经营得好,写了一个会讲故事的细节,而且不露痕迹。

诗人深深地沉缅在“同游”的追忆里。于是满眼都是当时的景色。物是当年的物,景是当年的景,可是,少了那个“同游”的人,于是黄鹤楼,这个当年的忘情快乐之处,变成了“伤心”之地。结句也就水到渠成了:“伤心怕看水东流”。

据诗人讲,当年“同游”之人,已东渡日本追求自己的事业去了。自然也就分了手,只留下美好记忆与深深的怀念。

“伤心怕看水东流”收得好。“怕看”两字用的颇见文字功夫。“怕看”,不是不看,而是看了,看得忘了今夕何夕,恍若梦中,直到梦醒,才骤感钻心地痛,伤感不已,所以“怕看”。二者,“怕看”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即诗人的心绪,也已随滔滔东流水远去,可又终不可及,故而“怕看”。三者,“怕看”,也因往事“忆”不得,越忆越“怕看”,太美好的往事,如今也怕忆及。故,这个“怕看”也紧紧地回应了上面的“忆”。使诗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强化了这份情。

在这里,“东流水”,不是妄写,也不是泛泛而写。长江水向东而流,而日本也正在东方,这就更加强化了“忆”的真切。“水东流”干诗人何事呢?不为别者,盖因“同游”之人已“东渡”日本矣。

诗贵有情,只有诗人动了真情,诗才有打动人的力量。

读柏乔先生此诗,我忽然觉得,才子志士不可登高望远,如若登了,望了,满腔才情,百般思绪直闯心头,一时闹将起来,真真不可交关。雷鸣电闪间,你叫他如何是好呀!

好诗没有标准,但有衡量好诗的基本规律。简而概之,最主要的就是两点:一是具有独特的思想(或感情);二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诗能做到两者完美结合,即为好诗,如若做到其中一点,也不失为可读之诗。(当然其它要求也不可少,篇幅关系,就不面面俱到了。)如此衡量,冯柏乔此诗,当不失为一首好诗。

朱积:男,广东茂名人。60年代生人。研究生毕业。诗、文、书画兼修,作品先后《诗刊》《星星》《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林》《绿风》、《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南方日报》《瞭望》等报刊发表。入选《年度诗歌选》《中国最佳诗歌》《中国优秀诗歌》等选集。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

竹林野老赏析

黄鹤楼忆故人之东渡日本

文/冯柏乔

汉阳树下忆同游,

黄鹤楼头数白鸥。

依旧去年秋色里,

伤心怕看水东流。

(年)

这首诗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去年秋天,金风送爽,万里晴空,我与故人同游黄鹤楼。登楼远眺,江水茫茫,白云悠悠;岸芷汀兰,郁郁葱葱,沙鸥翔集,百舸争流。一时间,古往今来有关黄鹤楼的诗句全涌上心头:“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想那时,我们共同凭吊古迹,缅怀先贤,臧否人物,指点江山,此乐何极!今日重游旧地,楼还是过去的黄鹤楼,江水依旧静静地流淌,航船依旧缓缓驶过,白鸥依旧翩翩起飞。一切景物还似曾相识,当日同游之人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仿佛如昨!然而,秋色依旧,物是人非,当日同游之人已东渡扶桑。“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看着一去不返的悠悠江水,想起远在扶桑的故人,关山万里,天涯相隔,这是何等的落寞与忧伤!当代诗坛泰斗叶嘉莹先生对什么是好诗和坏诗有过精彩的论述:中国诗歌最重要的质素,就是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表达感动,是诗歌孕育的开始。《毛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说首先内心之中要有一种感发,情动于中,然后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诗歌孕育的开始。如果你看到自然界的山青水碧,草绿花红的风景,而你只是记录风景的外表,没有你自身的感动,你就写不出好诗。可是内心怎能有所感动呢?《礼记.乐记》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人心受外界事物的感动有两种因素,一是大自然的因素,一是人世间的因素,如悲欢离合等。大自然的景物是大家所共见的,可你只是把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你要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诗歌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你内心有了感发的活动,这是生命的孕育开始,把它写出来,使之成形,能使读者,甚至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感动,这才完成了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所以,诗歌好坏最基本的衡量标准,第一是感发生命的有无,以及是否得到完美的传达;第二是所传达的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正邪。冯柏乔先生的这首《黄鹤楼忆故人之东渡日本》,是非常符合叶嘉莹先生所说好诗的标准。诗的起承句:“汉阳树下忆同游,黄鹤楼头数白鸥"。开门见山,点明情由。诗人所写的既有自然界的物象,也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事象。诗人通过回忆与故人在“黄鹤楼头数白鸥”这一人世间的事象起兴,勾起往事的回忆,颇有陆放翁之“城上斜阳画角衰,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味道。这是“情感于中而形于言”,是触景生情,是融情于景。这是诗歌生命孕育。转结句:“依旧去年秋色里,伤心怕看水东流"。这是诗人抒发对曾经亲密无间故人的不尽思念。凭栏远眺,景物依旧,物是人非,谁人不感慨良多?谁人不伤心泣泪?此时此刻,诗人是“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而远在扶桑的故人啊,你也可曾“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伤心怕看水东流",为何“伤心怕看水东流"?盖因中华文化传统上,“水东流"这一意象大多代表伤感与落寞。年华易老,逝水长东,“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都表达此意。别忘了,诗题是忆故人之东渡日本。看着悠悠长江水,“无语东流"!以无情的东流水,反衬伤感落寞之心。一个“怕"字,从诗的工巧而言是千锤百炼而后成,从情的深挚而看是千回百转而后得。多少美好回忆,多少离情别恨,全从一个“怕"字传出。此一字,真是千金不易啊!全诗读来,语言质朴无华,如行云流水;从诗的工巧来讲,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缠绵悱恻,不仅诗人伤感,读者也上怀,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起承转合章法老到,天衣无缝;韵律流畅,自然天成。的确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谢文进,号竹林野老,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历史高级教师,资深政协委员。现任电白国学研究会会长,南粤诗社执行社长兼秘书长,茂名市青年诗歌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春光诗社副社长,52文社顾问,《海岸线》文学诗社名誉社长,《中华网络诗刊》社和《诗人百科网》名誉主编。

(部分图片来于网络,如侵权,请通知删除)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