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起初名叫“辛氏楼”。《古小说钩沉》辑录: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把“辛氏楼”改名“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明清两代,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这里传说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有记载:“吕洞宾5月20日登黄鹤楼,中午就在这里飞升,因此留下成仙圣迹”
更有无数名人留下很多名诗,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毛泽东等人。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当属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频临万里长江。正好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
因为它自身的传奇,加上名人声望的堆积,经风雨而不衰,使得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