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们在对方的葬礼上说,要是当时去了就好了
文章类型
旅行见闻
文章字数
,阅读约3分钟
据说在宣府威镇的一方,张家口只是长城的一个小缺口。宣化不大,绕着老城走一圈不到半天时间。老城区的建筑格局也是似曾相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和北京城是如此的相似。
在明代宣化地图上,宣化城有9个城门,但东南西北各有5个城门。在高大的城墙上,除了鳞次栉比的民居外,中轴线上还有三座宏伟的古建筑——清远楼(钟楼)、镇朔楼(鼓楼)和拱极楼。一代又一代的都市人,在晨钟暮鼓声中出生、成长、老去。
清远楼又称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年),全楼高25米,是一座重檐多角形横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气势雄伟,风格独特,特别是梁斗拱飞起的角形,极为精致美观,这也使得清远楼被誉为第二黄鹤楼。
步入城东,可以看到清远楼的雄姿,但只有慢慢走进,站在它的脚下,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厚重与精致。
该建筑建在8米高的十字券洞上,东南西北的屋檐下,分别有石格之衍江清远楼镇境边气天籁四块巨匾,分别对应安定、常平、大新、广陵四座宽阔的城门。楼内有重约万斤的明甲米,上层中间有四根天柱。
镇钟的钟声悠扬嘹亮,可传至40多里外。据史料记载,年八国联军入侵宣化时,英勇的义和团战士在清远楼鸣钟聚义,痛击联军。古老的京西清远楼,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历史上洒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建筑很精致,没有一句话。抬头一看,一榫一卯,坚实而精致。站在清远大厦,密集的车流与城市的喧嚣似乎渐行渐远。
上面的亭台楼阁极其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明明是17米高的宏伟建筑,在8米的基座上,却显得小巧玲珑,飞檐翘角的灰尘让人感觉挺拔挺拔,振翅欲飞。
京西第一府是其悠久历史和非凡地位的见证,上谷郡则是其最古老、最响亮的名字。塞外的沙尘暴刮了几百年,还是没能覆盖老城,就这样平静地坐落在长城的关隘上,就像永远不会出生,永远不会老去。
从清远楼南行多米可到达镇朔楼(鼓楼)。与清远楼相比,镇朔楼更显古朴沉稳,恰似清脆的钟声和浑厚的鼓声。一钟一鼓,一文一武,一日一夜。
青园楼下的牌楼已经无法走过,深深的券门里仿佛还回荡着千百年来沙场点兵的铮铮誓言。透过玻璃向下望去,保护地上可见深深的车辙,镌刻着宣化古城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
清远楼就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岁月的侵袭让他增加了斑驳。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他见证了宣化古城的风霜雪雨和金戈铁马,多年的沧桑巨变,都深藏在记忆中。
许多人都憧憬有一段任性的旅行,最好在青春飞扬的时光里,最好有个遥远美丽的目的地,最好,迎着明媚阳光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