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长安三万里》里,有一幕非常精彩。当李白和高适来到黄鹤楼的时候,二人诗兴大发。李白自信满满:我一定要写出最好的黄鹤楼诗,超越之前的所有人。而当二人来到题诗处时,看着这里挂满前人的诗句。有一首诗,顿时吸引了李白的目光。
这首诗便是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长安三万里》中,崔颢好色、好酒、好赌,却凭一首诗留名青史,连李白也为之惊叹,不免好奇,崔颢是谁,竟能写出这等佳作。
在《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中,则收录了这位唐朝诗人的佳作,也记载了他的故事。崔颢出身博陵崔氏,是当时顶级的豪门。而崔颢也是少年成名,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尽管才华横溢,但妥妥是一个浪荡公子哥。
他好色
古人都说:“娶妻娶贤”可崔颢恰恰相反,他只娶漂亮的。可娶回家之后,只有有半点不如意,就离婚。前前后后,一连换了四任妻子。
他好酒
《中国诗词大会》中,写道:嗜酒。明明是个年青的才子,却整日醉醺醺的,无精打采,还酒不离手。
他好赌
崔颢,极为好赌,当时,周遭的人都看不惯他,说崔颢是:“无士行”。意思是怎么看,都不像个世子,反而就像个纨绔子弟。大家都觉得,崔颢也就这样了。
然而,有句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崔颢离开长安后,来到了幽州。边州的寒风、漫漫黄沙磨砺了长安风尘中的才子。此后,崔颢诗风大变,没有了浮艳,慷慨间风骨凛然,到了中年,崔颢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中国诗词大会》记载:(崔颢)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
意思是,崔颢来武昌游玩时,登上黄鹤楼,一时兴起,写下《黄鹤楼》诗。正巧,李白也登上了黄鹤楼。可当他提笔正要写诗的时候,看到了崔颢的诗,不免为其惊叹不已。
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对这首的鉴赏,也值得我们回味:气象恢宏,气势雄大,仙人黄鹤,落日暮江,如画一般;双声、叠韵巧用,音韵铿锵,如音乐一般。眼中看景,心中怀故,世事苍茫之感,绕于心怀,久久不绝。
大唐是诗的时代,唐诗的灿烂之所以能流传千年,从来不是一个诗人,所能成就。正是如同无数个崔颢这样,为唐诗添光加彩,才构成那个大唐盛世。
或许,我们无法做到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盛唐,但以诗词为载体,却能打破时空界限,重温那个充满向往的时代。而《中国诗词大会》不但收录了像李白这样的唐朝大家,还有像崔颢这样的无名诗人,同时包含各大中小学语文必背古诗。因此,若是你也喜欢杜甫。小编推荐你,不妨阅读这本《中国诗词大会》。
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有着“九万里鲲鹏的胸怀”,也有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当你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失意时,“潦倒新停浊酒杯”,可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这些,都是但我们在阅读《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时,才能领悟的诗词之美,古人之志。
同时,《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还可以培养中小学生趣味学习诗词,更快掌握古诗要点的书。这本书不但囊括了课堂上必背古诗的要点解析,还扩充了额外的诗词鉴赏,让孩子得到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
何况近几年来,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诗词掌握情况;古代诗文67篇,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文数量为20篇,这些还是基础的。所以古诗已经关系到未来孩子能否顺利升学,考上好的中学。如果家长自己不重视,孩子的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
相对于课堂上的语文,这套书还提供了更详尽的作者介绍、生僻词注释、白话译文,孩子们读起来毫不费力。
古诗词晦涩难懂,因此很多学生看着就怕,但是在《中国诗词大会》全套书籍中,每一首诗都有精美的插画翻译,每一首诗就像一篇精美的画卷一样,翻开的时候,就会觉得在看故事一样,能够快速入迷,沉浸在诗词世界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诗词大会》,一共有整整8册,原价,现在促销价不过69元,还不到一顿饭钱,就能让孩子在诗词中学会孝顺、仁义这样的美德,何乐而不为呢?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Y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精选¥6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