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多名城,李白漫游此间。从鄂州的赤壁古战场,到巴陵的岳阳楼,再到武昌的黄鹤楼……楚地开阔了李白的眼界,也勾起了他的诗兴。使他暂时忘却了朝廷和神仙,一路走一路写。
李白写诗,一挥而就,丹砂加以收藏。就这样走着,玩着,写着,没曾想登黄鹤楼却碰上了劲敌,有个叫崔颢的人已经题了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气势,一下子把李白给镇住了。他也想写诗,可是想了半天想不出更好的句子,只好拜下风。即使拜下风却又心有不甘,在墙上留下两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也许是是唯一一个让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的人。但是还有一人,写一座山,仅用诗中的一句话就盖过了李白的风头,而李白为那座山前后写了六首诗。
那座山是泰山,那个人就是杜甫。
杜甫写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胸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名《望岳》,在古代,山之高而尊者称岳,泰山为五岳之首。历代诗人写泰山,《望岳》公认第一。泰山绵延横跨齐鲁,没有比“青未了”这更三个字贴切、更舒服的文字了,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山东境内七百余里,北有泰山南有大海,既是膏腴之地,又是礼仪之乡。李白定居任城(现在的山东济宁)时,以任城为中心游走四方,和五个文人墨客交上了,加上他,合称“竹溪六隐”,模仿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此间他为泰山写了六首诗,可能因为情绪欠佳,不及杜甫写泰山的一句诗。虽然如此,但是从李白的六首《游泰山》诗中仍能见到诗仙的风骨。选取其中的三首以飨读者。
《游泰山》其二: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游泰山》其三: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游泰山》其五: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