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仙”李白都佩服的“仙作”
说起黄鹤楼,人人都可以吟出一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留给世人的一首“仙作”。
仙到什么程度呢?
连“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时,看到前有崔颢留下的诗,都不禁遗憾地感叹一句: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位处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在长江与汉江交汇之处,耸立于蛇山之上。
五十多岁的崔颢来到这里,一眼望去江水尽收眼底,烟波浩荡气势磅礴,不由得心生感慨。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在此地骑鹤升天,但一去千年难以复返。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开篇就让人感慨万千。
无论是仙人千载的传说,还是凡人数十载的光阴,都无法预期,变幻莫测跌宕沉浮,让人心中怅然若失。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汉阳城内目及之处,一草一木皆欣欣向荣。
可当夜幕来临之时,烟波浩渺的场景,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思乡之愁?
意境沧淼,仙骨飘飘。
原本文人相轻,但崔颢用半生阅历造就的经典名诗,让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李白都直呼“佩服佩服”。
文化“圣地”黄鹤楼
让文人“魂牵梦绕”
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因鹤得名,仙鹤又经常出现在我国神话故事之中,让人心之神往。
尽管有崔颢“仙作”在前,但黄鹤楼俨然成了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圣地”,前赴后继为其赋诗。
如今游黄鹤楼,每上一层楼,都能看见被精心装裱的诗词,这都是历代文人留给我们的瑰宝。
在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