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人间安百舸争流千帆竞古人诗中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6.html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最为神圣的两条河流。自古以来,人们便对它们充满了敬畏和赞美之情。在古人诗歌中,长江和黄河更是被赋予了丰富而多样的意象,成为了中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我们提供十六首古诗,邀您与我们共赏长江与黄河之美。

01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代杜甫的《登高》开篇就让我们感受到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氛围中长江的浩荡壮阔。渚清沙白,鸟翔沙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壮美的场景,自然令人心旷神怡。

2、《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讲述了他从白帝城出发,船行千里到达江陵的壮丽过程,诗中写道“千里江陵一日还”,不但反映了江景的壮美,也折射出唐代时江陵繁荣的景象。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用“唯见长江天际流”来形容长江的浩瀚无垠。在描绘风景的同时,又有着充满离愁别绪的情感描写。

4、《江上阻风》

清·宋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宋琬的《江上阻风》也是一首反映长江历史文化的诗歌。他在诗中描绘了长江巨浪、西风和瞿塘垂柳,表达了对江湖流水、山林田野的深情,更抒发了对故国沉沦的忧伤。

5、《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唐代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中,落日五湖春。这些细腻的描写,使我们仿佛置身于长江边,领略着长江风景的博大情感。

6、《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唐代刘长卿的《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中,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历史长河中众多的事件都与长江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这也为称颂长江之美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7、《江南曲四首》

唐·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在《江南曲四首》中,储光羲描述了他漫游于长江两岸,欣赏着江边美景和千帆竞渡的景象,满怀喜悦。

8、《梅雨》

唐·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最后还有唐代杜甫的《梅雨》,描摹出南京犀浦道,冥冥细雨来。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的美景。细雨纷飞,细腻而不失壮美,美不胜收。

02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9、《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中描绘的是黄河远在白云之间,羌笛悠扬而不悲怨,似乎黄河的浩瀚水势荡涤了诗人心灵中的忧愁,让一切细小的情感都在洪水中消逝。

10、《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王之涣描绘了黄河的奔腾和毅力。黄河千里流淌汇入大海,借此表达自己要勇往直前,气势恢宏的精神。

11、《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是一首描绘黄河沙河奔腾的诗。黄河在滔滔澎湃中将河岸岸边的沙子淘尽,每经一次淘沙之后,河水更加清澈,更加准确地奔腾,更加蓬勃地流淌。

12、《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是一首鞭策自己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诗。诗中黄河形象地勾勒出了西北阻隔发达地区发展的难点,千百里豪情万丈,令人激动。

13、《征人怨/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代柳中庸的《征人怨/征怨》是一首寄托士人思乡之情的诗。诗人用岁岁金河付玉关寄托深深的思念,让远离家乡的士兵们得以借此凝聚心魄。

14、《登单于台》

唐·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唐代张蠙的《登单于台》描述的是一片战争气息浓厚的黄河。黄河奔腾的声音似雷鸣,诗人仰望河堤,仿佛能够看见战场上的将士们冲锋陷阵的事迹。

15、《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明代李梦阳的《秋望》可以给人留下浓郁的战争气息。诗人将黄河过往在汉宫墙之下,而将军们奋勇杀敌的场景也发生在黄河之滨。

16、《拂舞词/公无渡河》

唐·温庭筠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唐代温庭筠的《拂舞词/公无渡河》是一首描绘黄河波涛汹涌、势不可挡的诗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黄河的气质在诗人的笔下得以完美地呈现出来。

作为中华民族的魂魄和灵气,黄河和长江一直是古人诗歌中最为经典的题材之一。在诗歌的世界里,黄河和长江承载着古人对于宏大河山、美丽山水的赞美,也凝聚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蕴。我们也需要在当代,用心感悟,珍视共同的祖先留下的这份长久的文化传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