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李白在湖北的踪迹把风景看遍

旅行家李白在湖北的踪迹

李白在湖北武汉鄂州孝感鄂州干了些啥?

李白,是文学家,也是旅行家,唯独不是一个政治家,虽然他误会自己有政治才能。一生求索来,求索去,但是他可能并不适合政治,一生最高峰也就是唐玄宗的弄臣、词臣,也就是侍奉翰林。但依靠诗词,他也有玉真公主、杨贵妃、唐玄宗等粉丝。

那个时代没有自媒体,也没有算法,粉丝都是铁粉,所以他的日子也还过得不错。李白的身世是个谜语,有说他出生在碎叶的,有说是胡人血统的,还有说是李唐皇室远支的,还有说父亲是将军的。李白的作品很少有对四川家乡的亲人的怀念,所以,他到底是什么出身、背景、籍贯,也是莫衷一是,一般来说,认为他是四川人。

李白家里很有钱,四川以前有很多土豪、富商,但是光富不行,还得贵,古代当官才是正途,商人未必有地位。李白怀有政治抱负,当官理想,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前半生许多时候郁郁不得志。

不得志的时候,他曾有酒隐安陆十年的生活。李白为什么会在安陆,一般的说法是走捷径,娶一个退休宰相的孙女,因为英俊、才华,也因为有钱,这对于李白没什么难度。也可能是当时安陆、云梦一带有云梦泽,这里距离长安也不是很远。过去有终南捷径一说,隐居在终南山,李白隐居在白兆山也是伺机而动,始终还是向往长安。

李白有钱也有闲,所以基本是个旅行家,去过中国许多地方,结朋交友,出手大方,旅行让他增长见识,也让他吸收不同的文化,丰富其阅历,沉淀其思想。湖北,是他创作、诗歌开始走向成熟的地方,这或许得益于荆楚大地从屈原以来的瑰丽浪漫气息,辉煌灿烂文化,以及自古物产丰饶,百姓安居乐业,比较闲散的楚文化气质。

楚文化是和古希腊媲美的文化,到了唐代自然还有遗风,李白是浪漫诗人,自然喜欢浪漫的楚地,所以曾经在安陆隐居了十年。

李白在湖北留下不少印记和传说,也留下不少作品、轶事,最著名的自然是和武汉黄鹤楼有关,河南人崔颢写了一首七律,号称唐代律诗第一,李白看了觉得自己比不上,也写不出来,所以搁笔。这也成就了黄鹤楼的千古美名,毕竟能让诗仙李白都叹息折服,黄鹤楼当时是水陆要冲,也是迁客骚人、游客旅客汇集场所,古人登高赋诗,文垂千古,也成就了这座名楼。李白赋予了武汉江城的名号,也写过故人西辞黄鹤楼,唯见长江天际流。他是送别朋友湖北襄阳人孟浩然,可见他和孟浩然的友谊以及惺惺相惜。

终身布衣的孟襄阳和自以为怀才不遇的李太白在诗歌、艺术上有共同语言,在人生况遇上可能也有共鸣和交集。但是蹉跎也好,酒隐也好,田园也好,佛禅道也好,都是成就内心和文学的必然过程。

李白在武汉还有放鹰台的故事、传说,他在这里救下了一只老鹰,位置在东湖、水果湖附近,这里实际也是一个古代文化、文明遗址。但群众、文人更愿意相信李白来过,李白和这地方有交集,所以今天这里还有他的雕塑。

距离武汉不远的鄂州,古代叫做武昌,有一座古楼,李白也为他写过诗,李白的族叔做过这里的太守,李白也曾来寓居、旅居。类似的事情,以后还将多次上演,为了仕途、政治理想,李白写过一些投石问路的诗词,表达自己的诉求。

世界是功利的,李白虽然是嫡仙,但也是凡人,无法超脱时代,那个时代的成功,无非就是封侯拜相。他在湖北荆门写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他在孝感安陆白兆山留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还有那首作于湖北随州广水寿山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李白在湖北留下多首诗歌,出三峡,湖北是到陕西的通道和廊道,李白在这里停留,也是人生一次长长的栖息和休息。

湖北黄州东坡赤壁、湖北随州文峰塔都有关于李白的传说,甚至有李白在黄州捞月亮而死的传说,这和安徽当涂那边有点雷同。说明湖北人、黄州人认为李白归葬之地在湖北,也想暗合苏轼文赤壁的调性和风骨,来一个圆满,凑齐苏轼和李白两大文人。

故事是故事,诗歌文学是诗歌文学,旅行、旅居或者隐居促成了李白,今后的一些年,他名满天下,进驻长安,狂放豪放,斗酒百篇,但也在盛世埋下了隐患。让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磨墨固然好,但你毕竟只是个艺术家、文学家。

文学在路上,诗歌在路上,还是旷野、旅行中的李白更加动人,也更加真实。在湖北,李白留下了瑰丽的诗歌,也留下了人生的回忆,也给后世有了很多话题和游兴。

李白在湖北十年,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一切也许正如他作于孝感安陆白兆山的诗歌,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他如同野草一样寂寞的开,寂寞的败,在凄苦中,孕育着中国文学和诗歌的一次勃发,一次怒放。

李白在湖北武汉鄂州孝感鄂州干了些啥?等待、孕育以及新生!

苏白传媒柳轻侯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