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应具备的ldquo四种

浙江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古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它属于语文最高能力层级的考查。由于其主观性极强,范围广,内容多,难以把握,因而成为学生复习中的一个盲区。但是,再难的知识,只要肯花时间去研究,总能找到一定的学习规律。这里具体谈谈古诗词鉴赏中应该具有的几种意识。

一、标题意识

  鉴赏古诗词要有很强的标题意识,即懂得从标题入手去鉴赏。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就强调了标题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能起到提示文章内容、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必须有很强的标题意识,必须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破解诗歌奥秘的关键点来看待,从中寻得作者思想感情的蛛丝马迹。

二、作者意识

  要准确地了解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就必须“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以至创作风格,了解这一作品是诗人在怎样一个特定时期的创作,对于读懂诗歌是很有帮助的。如杜甫的三首诗歌,《客至》写于上元二年()的春天,当时杜甫已在成都草堂安居,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稳,有了一些生活情趣,因此这首诗是杜诗中难得的一首风格明快的诗;《登岳阳楼》写于唐大历三年(),杜甫漂泊荆湘一带,时年57岁,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此时诗人登岳阳楼抒怀,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旅夜书怀》写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五月全家离开浣纱溪草堂,乘舟东下,诗人在诗中以辽阔的原野、奔流的大江、皎洁的月光、闪烁的星星来反衬自己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以一只在茫茫天地间飞来飞去、栖止无定的沙鸥来形象鲜明地表现一生坎坷、飘泊无依、前途渺茫的自己。可见,同一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所写的作品,表现的意境也会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鉴赏古诗词要有很强的作者意识,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基本情感和基本风格,进而更好地指导具体的某首诗歌的鉴赏。

三、文本意识

文本意识即鉴赏古诗词时必须紧扣诗词文本。我们常说“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在古诗词鉴赏中更是如此,即鉴赏任何一首古诗词都不能只凭经验或凭空想象,而应该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去分析。例如李白写过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与《春夜洛城闻笛》相比,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哪些不同呢?在内容上,两诗都写闻笛,但抒发的情感不同。《春夜洛城闻笛》写的是一般的离乡之感,从“何人不起故园情”可知;而《黄鹤楼闻笛》写的是去国之情,“西望长安不见家”,实际上是眷恋朝廷之意,也就是所谓去国(国都,长安是唐王朝的国都)之情,因为这时李白的家属在江西。在结构上,《春夜洛城闻笛》先写所闻,后写所感;《黄鹤楼闻笛》正相反,先写所感,后写所闻。所有这些,都必须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本意识是古诗词鉴赏中最重要的意识。读懂诗歌,品出滋味,最根本的还是从文本中来。

四、术语意识

所谓“术语”,就是指古诗词鉴赏中的专门用语。掌握专门术语,能更快捷准确地读懂诗歌,有效地表达。如表达方式(指在写作中为了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而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请、说明等;表现手法(文学创作中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现作品内容的艺术技巧)主要有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夸张、讽刺幽默、象征、对比、衬托、渲染、虚实结合等;创作方法(即作家、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描写方法(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修辞手法(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等。学生如果能准确使用术语,在答题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古诗词鉴赏中,术语意识和文本意识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