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楹联诗碑,我们与古人有同一颗诗心春日踏

晴川阁内苏轼题写《禹柏》

“晴川历历汉阳树”引出的武汉晴川阁

崔颢的“黄鹤楼”诗碑

曹禺题写楹联的搁笔亭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徐颖通讯员冯露娟江萌

本月央视重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一道来自北海公园的身临其境题,勾起了人们春日游园的诗兴。历代名园都是名联的藏身之所,美景自当配好诗。

踏春时节,让我们在春光与美景里,开启一场江城的文化探秘之旅吧。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接连踏访武汉的晴川阁大禹文化博物馆、黄鹤楼公园,追春光,赏楹联诗碑,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武汉诗词链接(除了崔颢、李白诗,你还可以读读写武汉的这些诗):

黄鹤楼秋望

张仕浑(康熙进士)

楚天秋色净,薄暮快登临。

黄鹤自来去,青山无古今。

野云堆汉口,明月照江心。

独立凭栏望,西风伴客吟。

登黄鹤楼

陶寅龄(明代)

黄鹤古时楼,江山今宛然。

气吞云梦泽,烟断汉阳天。

人家星聚散,鸟道水蹁跹。

登临询风土,客思感流年。

禹柏

苏轼(宋代)

谁种殿前柏?僧言大禹栽。

不知几千载,柯干长苍苔。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唐代)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

北海公园:两馀山色深於黛,风定波光正可人

《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节目中,出现了北海公园春雨林塘殿北侧所挂的楹联,上联“两馀山色深於黛”,下联“风定波光正可人”,节目中,嘉宾请大家猜一猜,匾额横批是什么,最能形容雨后初晴的景象?

最后,诗词文化名家蒙曼,为大家揭晓答案是“空水澄鲜”,流水清澈透明,空气明净清新,这不正是雨后初晴吗?北海公园里的这处由乾隆皇帝御题的匾额“空水澄鲜”,也来源于古诗词——

宋代欧阳修在《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中写的:“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宋代程颢也在《秋月》中写道:“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千里江山,风光各不同,即使是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但我们因为这些流传千年的诗词,仍可与当时的古人有同一种生命的体验。

2

晴川阁: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光最佳时,坐列金樽

记者走进武汉汉阳龟山禹功矶上的晴川阁,首先映入眼帘的大门牌楼,上面是由著名画家周韶华题写的“晴川阁”匾额,牌楼背面匾额曰“涛浪风云”,无论古人今人,都可以在这里听同一种长江滚滚东流的涛声。

唐代诗人崔颢写作了名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可能没有想到,他的这首《黄鹤楼》不仅让整个写黄鹤楼的古代诗词界无与争锋,后人还从这首诗中,发掘出了另一个新的名楼晴川阁。

沿着晴川阁的石阶上山,可以在显要位置看到关于晴川阁来历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晴川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因唐代崔颢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而得名,阁楼依山面水,景观奇特,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潘龙告诉记者,晴川阁建在禹功矶上,也是后人为感念大禹治水的功绩而建造。

潘龙介绍,晴川阁屡毁屡建,年重建开放之时,面向社会征集了大量楹联。如今,可以在晴川阁主楼看到这些今人接续古人诗意的楹联——

如“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州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这里,可以读到作者对崔颢诗的巧妙化用。

“灵渎走双龙,夹岸直疑银汉落;仙踪杳孤鹤,隔江但有白云来。”这不正是对“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回应?

还有“楼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光最佳时,坐列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川源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东。”这样的美景,词客们见到了,都会诗兴大发,即便没有纸,题写在衣服上又如何呢(词客题襟)?

3

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全民诗词大赛的热情。但诗词大赛,从来不是从《中国诗词大会》开始的。

长江另一边,晴川阁对面的黄鹤楼,就是古代诗人的赛诗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说的是诗仙李白对崔颢诗的拜服。黄鹤楼公园专辟了一块题诗壁,将古代诗人歌咏黄鹤楼的名句,都刻在了这里。

传说李白因崔颢诗写得太好,有一次登上黄鹤楼却搁笔未题诗,“搁笔亭”也成为了一道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化景观。这处楹联由著名戏剧家曹禺所题:“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

此处,“无诗”并不是说真的“无诗”,而是诗多,但崔颢的《黄鹤楼》第一,无人能打败。宋代诗论家严羽甚至认为,在唐代的七言律诗中,崔颢的《黄鹤楼》都是第一。这场旷日持久的诗词大赛,关于冠军,至今也没什么太大争议。

从古至今写黄鹤楼的诗到底有多少?黄鹤楼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们曾组织编写了一本《黄鹤楼诗词三百首》。一个题诗壁,是题不下的!

今人到了黄鹤楼,同样也要抒怀。黄鹤楼主楼所挂的一些楹联,也是这类抒怀的文化载体。黄鹤楼公园工作人员杨俏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是主楼里面的这一对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登上黄鹤楼,看大江东去,不舍昼夜,人只是浩瀚时空中的一粒微尘,还有何愁?不如就放开心怀,且看这一城春色。

波兰将立法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

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副国务卿:俄乌冲突恐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

央视新闻客户端

摩洛哥外交大臣与美国务卿举行会谈就加强两国合作等交换意见

央视新闻客户端

维谢格拉德四国防长会因立场分歧取消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可搭载人我国自主研制纯电动客船三峡首航

央视新闻客户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