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一高楼,耸立于武昌蛇山上,享有天

很早之前就说想来武汉了,以前还为此发了不少的微博,恰巧抓到了一个机会,也顺势来到了这个心心念念的城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自打在读书时期学过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我便心生了对黄鹤楼这一建筑的期盼,在去之前就已经在网上看了不少的评价,很多人对黄鹤楼的评价并不高,归结起来一句话就是“没去过的想去,去过的觉得后悔”。

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若你只是来看楼的,那不值得来,若你是来看历史文化的,黄鹤楼必不会让你失望。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自古以来就享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楼”还有“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的门票不贵,大约70元一个人,若是在网上买的话大约6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看到和登临的还是只有几十年的仿制建筑,会让很多来这里游玩的人觉得不值,但是平心而论,以一栋楼,一个园区,无论是以气势、格局、位置来说,黄鹤楼在国内都算得上是顶尖之作。

黄鹤楼是一个大公园,购买门票之后并非只能去看黄鹤楼!进入景区之后,首先看到的是白云阁,白云阁在黄鹤楼东边几百米的地方,着白云阁看起来还是颇为壮观的,比黄鹤楼大约也只低了十几米,是观赏蛇山、黄鹤楼还有长江的极佳景点。

一路上有不少的花花草草,还有各色各样的小建筑,也都颇有意思,若是不想走的话,可以直接乘坐游览车到黄鹤楼的楼下。

如今的黄鹤楼,并非是最开始的黄鹤楼,说起来黄鹤楼的历史已经有快两千年了,最早的时候,黄鹤楼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个军事楼,后来也是几经波折,仅仅只是在明清两代,就被毁了7次,重建和重修10次,如今我们呢所看到的黄鹤楼,是在年的时候修建的,所修建的蓝图也并非是以前的模样,而是以清代的同治楼为蓝本,看起来更加的壮阔宏伟。

黄鹤楼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左右,内部有72根圆柱,外部有60个翘脚向外伸展。现在的黄鹤楼的五层,基本上都作为展来使用,少了古时把酒临风的潇洒惬意,泯然于众多古建仿古建筑之中,登至顶层,远处高楼林立,“极目楚天舒”的畅快也消减了不少,与心田处的景色颇多差距,难免有些失望,也对,毕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了。

只有靠近了才知道,黄鹤楼是这么的雄伟,站在黄鹤楼下,看着它金黄的屋檐角翻卷翘上韦兰的天空,心里就有种飞扬上升的感觉。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副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二楼大厅的正面墙上镌刻着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录了黄鹤楼兴废沿革的名人轶事,几经沧桑依旧屹立于此,字啊这里还能够看到各个朝代建造的黄鹤楼模型。

登上黄鹤楼顶楼,楼上的景色一层比一层开阔,一条银灰色的长带随着房屋的不断变小,慢慢地出现,越来越宽,那是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桥飞架江两岸,武汉三镇也能够尽收眼底。一口气登上五楼确实有点气喘,观景台上视野开阔,一阵凉爽的风吹散了炎热,吹动了心弦,这种感觉大概与当年的诗人李白、崔灏无异吧。我明白了黄鹤楼的著名不只在于楼阁建筑的美观,更在于它总能给登楼的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李白辞别好友的悲伤,可以是崔灏离别家乡的愁思。

下来之后,途径搁笔亭、古碑廊、涌月台、白云阁,到岳飞雕像处,这里曾是岳家军驻扎的大本营,想来当年岳飞也多次登顶黄鹤楼,并且还留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词,再沿着林荫小道回到黄鹤楼千鹤归来铜像处,自西门离开。

整个武汉的游览过程,不会很长,但也不会太短,若是加上拍照时间的话,大约也才一两个小时左右。但是听我一句劝,来的时候最好不要周末也不要节假日过来,黄鹤楼的楼道不算大,若是多了点人的话,基本就是属于肩靠肩的,为了观赏体验,还是工作日来比较好。

值不值?还是那句话,若你是来看楼的,这不值,若你是来看文化历史的这肯定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