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登上名楼后,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一首诗,

刘军连预约 https://m.39.net/disease/a_9279420.html

古往今来,建筑作为独特的美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小楼又作为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存在,用它极其庄重古朴,典雅精致的形象俘获了无数诗人的心,也因此,阁楼成为了广大诗人一时间热衷写诗的对象,他们喜爱站在楼上极目远眺,观望风景,或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人生,当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融为一体时,一首千古佳作就开始酝酿而生。

诗人崔颢的这首《黄鹤楼》曾被李白点名称赞,李白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当时诗人李白登上黄鹤楼之后,看到波澜壮阔的美景,本想就此作诗用来歌颂,但转念一想,崔颢已经逼自己早先一步登上黄鹤楼,而且写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名句。既然李白都能点名称赞,那崔颢的这首诗真的可谓是气质不凡了。

《黄鹤楼》

作者: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诗中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千古名句,勾勒出一幅含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的美丽画面,但是在细细品味之后,又会发现这句诗歌背后透露出诗人一种悲凉无奈的情感,为下文中尾联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做出烘托和铺垫。

整幅画面上,诗篇所展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各种色彩相互交织,形象鲜明,缤纷有加。

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名声大噪后,经久不衰,《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

编辑:王宁

撰写发布此文意在发扬和传播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