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楼哪家强题咏诗文最多在绵州寻找

开栏语

“最”,一种极限表达。它是客观的终极描述,也是感官的强烈体验。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最”的记忆,它们评价着周遭的万事万物,也建构着我们的生活认知。在平方公里的天府大地上,这样的“最”不胜枚举:最多的野生大熊猫,最久远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像乐山大佛。当然,还有最麻辣的火锅,最乐观的四川人……最里看天府,十万八千梦。“寻找天府之最”新媒体栏目,由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特别策划,我们希望与您一起,寻找身边的“天府之最”。在中国古代登高抒怀吟诗作赋是文人骚客常见的表达方式千百年来他们在古代名楼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王勃在滕王阁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范仲淹在岳阳楼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黄鹤楼,崔颢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据说让诗仙李白也为之搁笔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如果评选“古人题咏诗歌最多”的古代名楼却并非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是位于四川绵阳的越王楼“天下诗文第一楼”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龟山之巅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年)距今已余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高29.4米是当时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唐代文化名楼之一在唐代时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堪称唐代四大名楼之首数据显示一千多年来越王楼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诗篇达余篇与此同时宋元明清历代画家也多有描绘越王楼的精美画卷因此越王楼也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越王楼最初用于加强防御广招天下人才唐史称,在皇族诸王中李贞“文武兼备”“富有吏干”公元年“三王”(汉王、原王、越王)加冠的李贞以执政皇帝唐高宗的兄长身份任绵州刺史担负重任,坐镇大西南防御吐蕃东侵,保一方平安国库拨银50万两修建越王楼李贞亲自督工其初衷之一是加强防御更重要的是栽梧桐引凤凰广招天下人才带动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自唐越王楼修建完工之日起天下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挥毫泼墨留下了无数千古传颂的经典诗篇历代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余篇这些诗词中最有名的当属李白、杜甫、陆游等的诗作据现代学者考证诗仙李白的《夜宿山寺》其实是李白少年诗作《上楼诗》正是李白登绵州越王楼所作“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另据《杜诗详注》越王楼高十丈、富丽堂皇其规制风格及琉璃瓦等建筑材料的采用在当时的西南地区绝无仅有充分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气象加之古楼临江倚山高入云霄气势非凡所以百年之后来到绵州的诗圣杜甫仍然为之深深震撼写下了《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自此,绵阳形成了一个传统天下文人学者仕宦名流凡来绵州必定一登越王楼吟咏记胜陆游曾在此写下《登越王楼》“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未甘便作衰翁住,两足犹堪踏九州。”还有清代诗人李调元的《绵州越王台故垒》“生为磊落人,复游磊落州。不见越王台,但见清江流。唯有江边月,曾照城上楼。当都唐帝子,锡土守此邱。”后世焚毁现代重建其实细读《绵州越王台故垒》我们可以知道到清代时越王楼已经消失不见了这也是许多古代名楼的宿命唐末宋初越王楼被一场大火烧毁大半元朝进行了大规模修复明代亦重建过一次但明代的一场大火又将其彻底烧毁仅剩越王台年越王楼开始重建整整历时10年如今的越王楼仍建造于龟山遗址占地面积84.2亩呈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底层东西长66米、南北宽88米主楼高99米共15层集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在形体、高度上居当今仿古单体建筑之最坊间流传还有“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之说今登越王楼一眼千年今天的越王楼踞龟山傍涪水揽绵州之胜于无余天野苍茫遥想着古人登临的情形三江汇合、水面宽阔此景斯楼难怪有那么多优美诗句在漫长的岁月里越王楼历建历毁,历尽沧桑它不言不语承忍着岁月的风雨历史的烟云今天当我们重登越王楼踏着古朴的青石阶观摩着眼前的一幅幅字画眺望着远处的江水回眸间一眼千年编辑:尧欣雨、王鹏图片:越王楼·三江半岛景区承

发力“暑期档”多地景区实行门票全免或打折

四川疾控最新提示!这些人入川时无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