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悠悠白云之下,葱郁堤岸之上,一座挺拔独秀的黄鹤楼雄立在江边,层层飞檐挑向四面八方,屋顶错落显得气势恢宏。
两人登楼凭栏远眺,天地极目,大江东逝,江面上江水滔滔呼啸而去,江对岸远山青翠衔江而来,远山以外楚天衡岳气吞万里。兴致盎然间,把酒临风,畅谈古今千年,纵横万里已不在话下。
三月的扬州,应该已是十里春风,桃红柳绿间和风丝竹,烟花朦胧里细雨满城,繁花似锦前红袖添香。可一起浅斟低唱,也一起可谈诗论剑,更可一起纵酒放达。折不断的柳已在扬州烟雾迷蒙,淡淡的,薄薄的,如一缕淡淡的忧伤,如一丝薄薄的清梦。知心的人啊!让我们相遇是上天的垂青,可今天让我们分离是否是上天的捉弄?没有了我的扬州你还会快乐吗?没有了你的江城我还能畅怀吗?
来,来,来,再满上一杯……
船已离岸,没有话语,只是伫立,唯有相望。江水翻卷而去,帆船顺江而下,渐渐远去,渐渐飘渺,在那蓝天碧水之间渐渐地若有若无,渐渐地已无处寻找。那江尽头,对,那江尽头,还在吗?不,除了无情的蓝天,淡漠的白云,狠心的江水,早已空空如也!
江水滚滚东逝,终究会过扬州,满腹思念化为这杯酒,到扬州后请取上一瓢饮。
江风拨乱了发髻,江水打湿了屐靴。天色已是昏暗,只有那身影憔悴在风中……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图片、注释、创作背景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