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要求
1.背诵与默写:能熟练背诵古诗文,做到准确默写古诗词。在使用硬笔书法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2.翻译与鉴赏: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学习古诗文,朗读至关重要,“读”占鳌头。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重点实虚词的意义,进而疏通文言大意。
3.表达与交流: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保持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美丽的风光,写作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
4.梳理与探究:自主预习准备相关资料,能够运用图表、图画、练习集册、视频等方式展示学习探究的成果。能提出学习与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研讨,制定简单且有条理的学习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山川风物”为主题。下设四篇文言文、五首唐诗、一次写作课和一次名著导读。《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流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卷。《短文二篇》中,《答谢中书书》以饱含感情的笔墨再现了自然盛景,渗透着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生命愉悦。《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记录了日常生活中庭院赏月的片段,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与朱元思书》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途中的奇山异水、秀美风光,自然地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唐诗五首》,《野望》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黄鹤楼》这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传唱千古的名作,也是吊古怀乡的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
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使至塞上》以境界和形象见长,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渡荆门送别》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的所见景色。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钱塘湖春行》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阴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湖光山色的无比热爱之情。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本单元的作品,学生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和熏陶,八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古诗文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储备量还是有限,仍需要进一步学习、积累,提升阅读、鉴赏古诗文的能力。“诵读”是学习古诗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节奏、培养语感、感悟情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相关经典古诗文,引导学生热爱古诗文,增加语文学科素养,传承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