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钢明我与古诗词的不解之缘渭南文艺

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即将步入天命之年又与古诗词结缘,竟陶醉其中,不亦乐乎……

幼时上学,初遇诗词,我便被她的枯燥难懂而心生厌倦。那时,令我头疼的便是上古诗词课了,课堂上,自己总是思想抛锚,小动作不断,老师顺手抛出的粉笔头也时不时的光临我的额头,自己经常被老师训斥一番后,便乖乖的走到教室的最后面贴着墙站着听讲,这似乎已成了我上古诗词课的常态。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最害怕的是背诵古诗词,因不解其意,只能读来写去死记硬背,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总能结结巴巴的向同学背诵下来。可是每当老师点名抽查时,我常常紧张的一边用手摩挲着腿部,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别叫自己背诵,可是每次总不能幸免,结果也可想而知。有一次放学后,我又被老师留在学校继续背诵,每当自己能默背下来时,就立即向老师背诵,总担心过一会自己就忘记了,可面对老师背诵时,总是难以过关,这样反复数次,最终,老师也失去了耐心,气冲冲的将课本扔在我脚旁,失望地对我说:“你回去吧,不用再向我背诵了!”我顿时满脸通红,泪水夺眶而出,委屈的抽泣起来……

少时读书,再遇诗词,我为她别样的美而暗生欢喜。对古诗词态度的转变最初缘于对《出师表》的学习,记得在课堂上,同学们边听讲边翻看课外书上的翻译,老师发现后,严厉地说:“把你们的课外资料都收起来,专心听我讲,今后上我的古文课一律不准带自己购买的课外资料!”只见他逐字直译给我们,接着再讲一句话的意思,然后再讲一段话的意思,直至讲完整篇课文。让我惊奇的是,他在课堂上竟然没有看一眼课本!他一只手插在裤兜里,一只手不时的在黑板上书写,偶尔用捏着粉笔的手指轻轻拂去额前的那几丝长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双眼含泪,深情的讲解,惹得我也心生悲哀……我被老师上课的风采所折服,也首次领略了古文独特之美!此后,我便慢慢的喜欢上古文课了。自己喜欢古诗词,那还是在师范读书时学习柳永的《雨霖铃》,那时,自己青春年少,恰又经历了情感上的挫折,情绪非常低落,也无处诉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千古一相接”,这难道不是写我此时此刻的心境吗?我常常躲在无人的角落边流泪边默写着这些优美而伤感的诗句,《雨霖铃》在伴随我走出了悲伤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诗词的语言、韵律、意境之美!由此,我慢慢的开始自觉学习古诗词了!

待我参加工作之时,重遇诗词,我与其若即若离。记得那还是20年前的一天,我到书店闲逛,无意间看到了一套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随即被书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无奈当时自己工资低微,思量再三后,还是咬咬牙先买了两三本,时隔两个月,又将其他的几册予以购买。也许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也许是那时自己刚参加工作,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研读,有时也常被琐事打扰而中断学习,待无聊之际,又想读诗词了,便再翻看几页……长期以来,就这样断断续续,仅仅读了自己非常喜欢的几位诗人的作品!这些年来,这套书跟随我辗转多个地方,每到一处总是长期静静地躺在书架上,以至于我忘记了它的存在,但在我内心深处还是无法割舍与古诗词的那份情愫……

在我双鬓徒生华发之时,我与古诗词又不期而遇!岁月洗尽铅华。我远离世俗虚名的藩篱,苦苦寻找精神的依托,无意中又拾起了书架上那套久违的《辞典》。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我以虔诚敬畏之心,诵其诗,读其书,知其人,悉心体察古代先贤的境遇和情怀;查资料,阅典籍,诵佳句,每到“会心处”,常“欣然忘食”;学习研读,既无功利之心,也不必探究一字一句的释义,既无背诵查阅之恼,也无显摆卖弄之心,随心所欲,徜徉于诗词歌赋之中,岂不乐哉?不流连于觥筹交错之宴,不沉溺于棋牌歌舞之乐,不迷乱于灯红酒绿之惑,我埋头书海,如临其中,在众多圣贤的指引下,走过王维的终南山,居杜甫草堂,喝着李白的酒望月而泣!我也曾踏上杜牧的扬州路,登上崔颢的黄鹤楼,极目远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故人庄里把酒话桑麻,横江馆前踌躇徘徊,幽州台上怆然涕下,望荆吴天涯更令人断肠……思绪天马行空,纵横钩连,乃情之所至,兴之所发!嬉笑怒骂,恣意欢谑,沉醉其中,忘乎所以!我在诗词歌赋中膜拜文人墨客,漫游大好河山,陶冶性情,汲取智慧,独善其身,岂不幸哉?

我终究才疏学浅,始终没有博闻强记的本领,与诗词虽分分合合,磕磕绊绊,却藕断丝连,不离不弃!如今,我还有幸与其携手前行,我想这还不算晚吧!

嗨!我与诗词歌赋,痛并快乐着!

周钢明,渭南市临渭区人,爱好文学,喜欢诗词。现在渭南市临渭区直机关工委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