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眉
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郑段、郑渝高铁、郑州航空港站开通运营。以郑州为中心,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
对于河南而言,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对于郑州而言,这是一个城市命运的新序章。对于全中国人民而言,自然就是可以“下郑州”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当代中国可谓无人不知。也因此,江苏省扬州市无人不晓。扬州城,终成中国一个超级旅游胜地。有李白很大的功劳,但又绝不单单是李白的功劳。
扬州城里有一个马可·波罗纪念馆。我们知道,马可·波罗激发了西方对东方的热烈向往,他当时在中国旅行的重要站点是扬州。而且,扬州是马可·波罗唯一担任过官职的城市,留居长达三年。
影响李白与马可·波罗的,首要的与其说是扬州的美景,更不如说是扬州在彼时重要的交通位置。李白所处的唐朝,对旅行以及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隋唐大运河,扬州在彼时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南端的终点。同为唐代的诗人皮日休有言:“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之后的元朝,隋唐大运河被裁弯直贯南北,形成了更为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一些外国使节、传教士、旅行者等多取道于此,马可·波罗亦是溯此道而入。水运的重要枢纽位置以及盐商的兴起,才是成就扬州一代名城的重要原因。
因而,有观点认为,“一直以来,和其他一线、新一线城市相比,郑州魅力不足,主要原因是文化底蕴不够。”此言差矣,莫不如说郑州的交通重要性一直还欠缺。
郑州地处黄河流域腹地,在黄河文明中居于中心地位。俯瞰黄河郑州段,西起巩义,东至中牟,流经荥阳、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等沿黄区域,长约公里。这里河洛文化、商都文化、农耕文化、根亲文化等多元文化兼容并蓄。
郑州有足够的历史,亦有足够的文化沉淀。隋唐大运河亦有着郑州的身影。年9月,在国家文物局召开大运河遗产第一阶段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后,郑州市迅速成立了“郑州市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在涵盖了少林寺、东汉三阙、中岳庙等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之后,大运河(郑州段)申遗成为郑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又一项目。年,中国大运河与丝绸之路一同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今年3月10日,郑州市宣布将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传承、保护运河文化。“十四五”期间,郑州市在大运河建设谋划项目共计86项,总投资近千亿元,其中遗产保护与研究发掘类工程,包括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荥阳古城遗址生态公园等32项;文旅融合与数字再现类工程,包括黄河谣文旅小镇、荥泽古城文旅融合等14项。单大运河郑州段,就有足够的底蕴成为向世界系统地展示“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运河文化之美”的窗口。
与此同时,以“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荥阳古城、大运河郑州段等考古研究及保护展示为依托,郑州将建设沿黄文化遗产廊道,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提供支撑。
如今已成形的“米”字高铁网,意味着郑州率先成为了普铁、高铁双枢纽城市,意味着在当代交通版图中绝对的中心枢纽地位,意味着以郑州为圆心,形成辐射全省省辖市的1小时经济圈,高效连结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通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时经济圈,实现4小时内可直接连通我国主要城市群,也就是说全国人民一天内可“下郑州”,半国人民可实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自然,也就意味着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的彰显郑州因此有了极好的先机。
穿越山脉河流,串起城市乡村,高铁呼啸,动力比之曾经的大运河,澎湃指数是几何级数增长。全国第一张“米”字形高铁网,将汇聚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与资金流。一个“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全球认同感和感召力的国际大都市呼之欲出。然而,这又是一个序章的开启,而且,动力越澎湃,压力越汹涌。“米”字中心将如“海”纳百川,有容方能终成其大。
责编:邵宇翔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