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娜子桐
今天我们说唐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古诗今读
老朋友和我在黄鹤楼告别远游,
阳春三月他顺流而下去了扬州。
他乘坐的小船孤单单消逝在天边水尽头,
我只能看着江水向他去的方向一路奔流。
▼
疑难全解
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市内。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好友。之:去,往。广陵:地名,今江苏杨州市。
西辞:从西边离开。黄鹤楼在杨州的西面,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所以说是“西辞”。
烟花:指春天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色。下:长江由西往东流,从武汉到扬州是顺流而下,所以说“下扬州”。
尽:消失。
唯:只,只有。
▼
快乐赏析
这首送别诗的特别之处是在写景中寄托了离情别绪,间接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离开的留恋。
第一句写出送别的对象和地点,第二句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朋友将要去的地方。“下”字点出朋友是走水路离开,引出后两句写景:朋友坐的帆船在碧空下渐渐走远,慢慢消失在天边水尽头,只看见脚下的江水一路往朋友去的方向奔流。这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景色,但对读者来说,不仅是通过诗人的眼睛看见了船只远去、江水奔流的景象,还看见了一个伫立江边,目送朋友出发远去而自己久久不愿离开的诗人形象,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故人的深挚友情以及与友人告别的愁绪。
▼
趣味贴士
李白与崔颢的《黄鹤楼》诗
相传有一年,诗人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游览后即兴赋了一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曰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可是由于唐代著名诗人很多,崔颢名气不大,因此,诗虽好,但无人赏识。
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当地老百姓见诗仙来此,十分高兴,纷纷要求李白为黄鹤楼写一首诗,为黄鹤楼传名。当人们准备好笔墨纸砚,李白饱蘸浓墨,凝神屏气,提笔欲写,可就在这时,他一抬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愣住,摇摇头,搁笔不写。
围观的人们不知何故,纷纷询问为什么?只见李白叹了口气,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吟完,搁笔而去。由于得到李白推崇,崔颢之名声大振。
▼
知识链接
瘦西湖是扬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位于扬州的西北部,因为湖面景致很多,非常像杭州的西湖,又比较瘦长,所以称为“瘦西湖”。
曲折的湖道仿佛神女的腰带,妩媚动人,长长的堤岸上柳色如烟,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两岸景点不断,好似—幅天然秀美的画卷。
清朝时,康熙、乾隆二位皇帝曾经多次南巡扬州,当地的富豪缙绅争相建造园林,所以就有了“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说法。
小朋友,你去过扬州吗?和瘦西湖合过影吗?欢迎你将照片发送给我们哟。
安娜读书会有声节目安娜读书会有声节目全新上线!
每周五大栏目,周一至周五天天更新。
读绘本,说唐诗,大百科、讲英文、爱分享
现在就到“荔枝FM”或“喜马拉雅”搜搜“安娜读书会”订阅吧。
安娜读书会阅读·亲子·成长←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