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黄鹤楼 >> 黄鹤楼介绍 >> 崔颢才惊太白

崔颢才惊太白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

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

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

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

常州孤月向谁明。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三首诗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黄鹤楼,三国吴孙权黄武二年年建,武昌西边的黄鹤矶头,背靠蛇山,前看大江,飞檐采筑,轩昂雄伟,辉煌壮丽。

崔颢生于武则天时,此人嗜好饮酒,性格放荡不羁,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齐名,一天饮酒好诗的崔颢来到黄鹤楼,看到这宛如仙宫的神殿,仿佛隐现于飘渺的烟霭中,不仅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惊世传颂的《黄鹤楼》,“西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讲述着一个历史的神话故事,让人想象远古的先贤驾鹤而去,飘荡到神仙的境地,阳光普照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芳草覆盖下的鹦鹉洲让人感叹,阔大的景观,渺小的迁客,天色已晚,不仅愁从中来,想到自己客居在外,想起了家乡,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留下了这样的千古佳作。一天,李白也来到了这里,抬头看着黄鹤楼的巍峨壮观,气宇轩昂。本来也想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一派诗情,结果看到崔颢的诗,干扰的大诗人李白,似乎没了文墨,不仅感叹: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但是李白毕竟是李白,他怎么能服输,只好措诗一首,名《鹦鹉洲》,但是李白总是自感不如,不仅有仿写之嫌,还有景情的局限,鹦鹉与黄鹤比来已经缺乏了灵性,兰叶与桃花之境又显得很小气,迁客孤月之情没有逃脱崔颢的思乡之情,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如何咽下这等气?如何能过得去自己这道坎?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李白来到了金陵,登上凤凰台,然后赋诗一首,“凤凰台上凤凰游”,大家看看这首诗,不仅写到神话故事同时又表现了历史的沧桑,时过境迁,吴国的繁华,晋代的风流,但是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实景象的壮丽,“三山、二水”不仅让人感叹思乡的情怀,更有忧国的心绪,这回我们大家再比一比,我们发现此时的李白终于可以战胜了崔颢,传奇的神话,历史的变迁,情景的壮丽,无限的忧国之情,这一情景的抒发,已摆脱了思乡之情,更是上升到了忧国忧民。我们不仅感叹,果然是诗仙太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