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里最容易读错的名字上期

盘点三国里面最容易读错的名字(上期)

三国历史不过短短百年,在这短暂的百年芳华中,涌现出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当然,也有很多容易读错的名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全对呢

Top10:步骘(zhì)

步骘,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因冀州分与蜀汉而解牧职。后代陆逊为相,性情宽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与声色,驻守西陵二十年,连曹魏的将士都对他敬佩有加,足以见其人格魅力,此外,步骘曾担任交州刺史,到达南海,见此地物产丰饶,易守难攻,殷富丰盛,于是向孙权申请,修筑城池,后来此地被称为“步骘城”,也就是今天的广州番禺

Top9:费祎(yī)

费祎,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董允、蒋琬并称为“蜀汉四相”,屡次出使东吴,因能言善辩,不卑不亢,得到孙权礼遇,费祎主政时,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费祎性格谦恭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后为魏降将郭循(一作郭修)行刺身死,关于费祎还有一个“费祎登仙”的传说,传说中费祎死后,羽化成仙,尝驾黄鹤返憩于古鄂州城(今湖北武汉)西南角的一座高楼,故将此楼命名为黄鹤楼,这也就是黄鹤楼名字的由来,当然了。这只是一种说法,这个传说更多的寄托了百姓对于费祎意外死亡的惋惜

Top8:朱儁(jùn)

朱儁,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举孝廉,任交州刺史时,曾以五千家兵大破叛军,平定交州,后黄巾军叛乱时,屡立战功,虽然手段血腥,但董卓入京以后,其不附董卓,明显其节,讽刺迁都,曲表其愤,李傕郭汜叛乱时,扣留朱儁为人质,由于朱儁性格刚烈,当日便发病身死,综合来看,其忠肝义胆,深谋远虑,值得敬佩

Top7:甄宓(fú)

甄宓,也就是甄氏,魏文帝曹丕的第二任正妻,魏明帝曹叡生母,公元年曹丕称帝以后被赐死,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史书上记载的甄氏,大多以贤良淑德,体恤百姓为主,关于她的记载其实不多,传闻中的迷倒了曹操、曹丕、曹植的故事呢,大家听的应该也挺多了,什么《洛神赋》就是为她所做之类的,小编在此就不赘述了,小编今天就来说说关于甄宓的一个误区,现在大多数人把她叫做甄姬,这种叫法其实是不对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一个日本的游戏《真三国无双》,里面呢有很多三国的人物,大多数人物都有名有姓,但是甄宓在历史上只有一个甄氏的记载(甄宓也是后来人们加的),因为姬在日本有千金闺秀的意思,于是日本的游戏公司以“甄姬”来称呼她,由于这款游戏比较火,导致甄姬这个名号也在中国传开,事实上“姬”在中国特指没有名分的贱妾,放在甄氏身上显然不合适,正确的叫法应该是甄皇后、甄氏或者甄夫人等等,在此给大家纠正一下

Top6:秦宓(mì)

看了秦宓这个字的注音,再对比甄宓的注音,你们一定觉得我在骗你们,但是事实上呢,这个字就是多音字,不同的地方读不同的音,宓有两个读音,分别是(fú)和(mì),先来看看读作(fú)的时候,通“伏”,所以“伏羲”又做“宓羲”,作为姓的时候读(fú),而甄氏传闻中与洛神有关,洛神呢又名“宓(fú)妃”,所以综上甄宓应该读作(fú),而读宓(mì)的时候表示安静的意思,至于秦宓(m)为什么读作(mì),主流说法是来自于《康熙字典》,“秘宓也,宓汩,去疾也,又人名。秦宓”,大体解释就是,宓读作(mì)的时候可以翻译成安静的意思,与汩字连用时候翻译成流水快速的意思,或者还可以作为人名使用,比如三国时期的秦宓,小编解释的够详细了吧,大家以后不要再搞错了啊,甄宓(fú),秦宓(mì)

好啦,本期盘点就到这合理啦,如果觉得学到了知识,或者觉得挺有意思的话,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136.html